昨天上午,市消保委联合市工商局、市质监局等十家行政执法部门在大润发超市门前广场举办了2010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大型宣传咨询活动,共有2.6万市民来到现场参会,各部门现场受理咨询298起,已全部解答;投诉127起,现场联系企业解决31起。 现场1 三百元大理石变三千元白玉 除了往年宣传活动上常见的烟、酒、调味品之外,高档消费品也首次摆上展台,GUCCI皮包、劳力士名表、威士忌洋酒、白玉瓶工艺品等商品的识别方法,让不少市民大开眼界。“我以前以为名贵的东西就不用鉴别了,都花了那么多钱,还能有假吗?今天真长知识了。”市民们边交流边仔细观看。 “300元的大理石也能被标价成3000元的白玉瓶,市民购买时可得擦亮眼睛。在对较为贵重的物品进行修理、维护时,一定要与店方明确约定物品的颜色、型号、规格、材料和质地等详细情况,以免发生纠纷时无法维护自己的权益。”工商人员讲解道,近段时间接到的多起因干洗名贵衣物、维修名表、手机等投诉中均出现过类似问题。干洗的贵重衣物因送洗的时候没有明确写明详细情况和价值,导致洗坏以后无法按照其实际价值进行赔偿;维修的名表因没有注明详细情况导致被更换表带等零部件;改款的黄金饰品因没有注明详细重量被克扣分量。 现场2 万余元红宝石竟是合成的 “请给我看看我这个宝石戒指值多少钱?这可是我花1万多块钱买的啊! ”昨日,一位漂亮的女士挤到质监人员的工作台前急切地问。“你这个戒指上的红宝石是合成的,不值1万多元。”质监人员鉴定完后,这名女士显得很失望。“玻璃冒充翡翠、红宝石或玉石,立方氧化锆冒充钻石,镀金假冒真金,钯金、白18K金冒充铂金,人造红蓝宝石冒充天然红蓝宝石,石英岩冒充和田玉等情况,还有大量的彩色玻璃冒充其他宝石类产品等。”质监人员介绍,现场检测的650余件珠宝玉石类样品中,有三成多不合格。 市质监局现场宣传了食品、饮料、电器、纺织品、定量包装产品、出租车计价器、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等相关知识,对珠宝首饰饰品、眼镜、血压计等产品进行免费检测,现场受理消费者投诉3起,向消费者讲解了有关法律法规、“三包”规定以及真假产品辨别知识。从活动现场情况来看,黄金珠宝饰品、血压计和眼镜产品的免费检验检测接待的消费者数量较多,检测结果显示,所检测的珠宝类饰品良莠不齐,好坏参半,其中不乏假冒伪劣样品。检测血压计350余台,合格率约为70%左右,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是水银泄漏、胶管老化等问题。共检测眼镜质量180余副,对消费者带来的部分眼镜进行了整形和更换,个别损坏配件的给予免费整修和更换。 现场3 老年人常被“神药”忽悠 活动现场,一名年过七旬的女士向工商人员投诉说,自己八十多岁的老伴李先生去年底在收听广播时,听到某“专家”介绍的某胶囊对前列腺疾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他近年来一直被前列腺问题困扰,一听这药这么“神”便打电话订了40盒,经销商马上派人把药送了过来,收取了药款共计2360元。今年一月初,李先生因病情加重到医院做了检查,结果却是前列腺癌,并且已经是晚期。该女士拿出刚买的药偷偷询问大夫,却被告知这种药对李先生的癌症根本没有治疗作用。而经销商却表示药品售出概不退换,工商人员听后表示一定会帮老人维权。 “个别经营者将一些质次价高的所谓保健品、药品,通过夸大、虚假的宣传对产品进行推销,用亲情服务、嘘寒问暖方式打动孤寡老人后,诱骗老人服用保健品,掏空老人的钱财,通过对老年消费者的‘洗脑’教育,使一些老年人误认为保健品就是药品的替代品,用保健品可以充当药品来治疗疾病,轻则白白花钱,经济受损,重则延误病情,危及生命健康。”消保委工作人员表示,老年人应提高识别能力,加强自我保护,购买保健器械和保健品时要头脑冷静,理性选择,三思而后行。(张译心 孙海明 徐恭科 贺长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