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半岛网闻> 民生区 > 正文

子女沉迷网游 家长监护工程不是大棒而是桥梁

1
青岛新闻网 2010-03-16 14:50:47 青岛新闻网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家长最揪心,这也成了当下家庭教育中的一个难点。今年2月份,在文化部指导下,腾讯、盛大等六家知名网游企业共同试行了“网络游戏未成年人家长监护工程”。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沉迷游戏,可实名举报,并限制甚至叫停孩子的游戏账号。

    外界质疑不断

    “没想到申请手续还挺麻烦,家长举报时,要提供孩子玩的游戏名称、账号,还要提供监护人信息和一些证明材料”。一位朋友向记者抱怨,寒假时由于自己的孩子天天都在玩网络游戏,他曾想申请监控儿子的游戏账号,但因看到家长监护的流程好像不那么容易,未果。

    记者进一步走访发现,部分家长对“家长监护工程”并不“感冒”,掌握孩子的游戏账号,对于互联网本来就不精通的家长来说困难重重。

    还有媒体反映,封停账号后,大量虚拟财产将停滞在网游企业内部,可以说“网络游戏未成年人家长监护工程”反而让企业捡了一个“钱夹子”。

    最要命的是一位家长说,“我怕封了孩子的账号,会让他重新注册,更加沉迷。”

    面对一件新事物,一般的人都会习惯性的质疑,当家长监护工程上线一个月后,“家长封停账号”和“操作流程”等问题成为了社会讨论的焦点。

    疑虑采访,实效详解

    记者带着如上的疑问,采访了试点企业的客服负责人。“有家长反应,申请监管的手续过于复杂,很难操作。你对此如何看待?”

    一位负责人说道:“就目前的流程看,我们会设身处地为家长着想,在咨询、回访、查询、提供处理方案和持续跟踪账号五个环节中,仅需要家长在第一个环节进行操作,而后面的内容都是由客服去完成。为了确保对于账号处理的安全性,过程中会与家长核对必要的信息。考虑到家长未必对网络有较深了解,客服人员会指导家长如何获得网游账号信息,甚至会在网络基础知识和游戏方面给予家长帮助。对于家长来说,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完全可以交给我们,家长只需要一个电话,我们就会根据情况,提供多种方法确认其子女所玩游戏信息。”

    记者又问:“如果申请账号所用的身份证是盗用的又怎么能实现监管?”

    “其实纳入监护系统有多种确认方式,如不能获知身份账号,可通过游戏时间、所在地、其他注册关键字、游戏中与GM对话的内容等方式确认账号信息,这其实并不难。家长提供大致信息,我们会检索符合条件的游戏账号,经过比对上网时间段和登录IP地址等方法确认身份。”负责人直接说到: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使用了自己的身份证注册网游账号,流程会更简单,只要通自助服务,就可封停账号,或将账号纳入‘家长监护’范围。”

    “如果封停了游戏账号,虚拟财产就归公司了,这样,可获利更多?”记者提出了非常尖锐的问题。

    另一位客服主管解释道:“如果对账号封停,我们会与家长协商如何解决这部分虚拟财产的问题,被封停的账号不会删除档案,甚至欢迎家长‘反悔’,与孩子协商解决问题,最终把游戏账号进行解封。此外,当孩子年满18周岁时,我们会自动解封账号。就目前看,真正靠封号解决沉迷的家长其实并不多,但封停账号的这部分虚拟财产将保留在原账号中,可随时根据家长要求处理。”

    “有的家长反应封了账号,孩子可以重新注册一个新账号继续玩游戏。这个问题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案吗?”

    面对记者的进一步追问,负责人的回答比较中肯:“其实这些仅是猜测而已,对于游戏玩家来说,他真正的乐趣是级别较高的游戏账号中的玩法,最在意的也是游戏中的级别、道具装备和公会朋友圈子,而不是账号本身。培养一个高级账号需要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如果封停,新号没有太多乐趣,很少有玩家会有动力再去投入的精力。所以希望,家长在封停账号之前,应尽量多与孩子沟通,完全封掉账号有时会对孩子带来一定程度的心理影响,沟通解决是最好的途径。”

    最后,这位客服负责人表示:“只要家长致电我们,孩子沉迷网游的问题一定能够找到解决方案。我们会高度重视家长的每一个来电,在后台做大量细致扎实的工作,而尽可能减少家长的操作。我可以向家长保证,只要打来电话,只要关心未成年人的健康游戏生活,我们就会尽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帮助家长确定未成年人的账号身份,从而对其进行监护。”

    未成年人网游上瘾另有原因

    未成年人网络游戏上瘾,还有更深的含义。根据“2009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四成中学生认为网络游戏能“释放压力”。调查的对象是11岁至18岁之间的初中、高中各年级的未成年人及其家长。

    从中学生认为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影响来看,就“比较同意”这一层次而言,选择比例由高到低依次是“释放压力”(42.0%)、“结识朋友”(34.1%)、“打发时间”(28.0%)、“让我有成就感”(18.3%)、“逃避现实生活”(17.0%)、“可以控制别人”(5.5%)。

    从以上调查数据不难看出,被调查中学生认为网络游戏有帮助他们调节自身情绪的作用,并有利于中学生拓展自己的社交关系。另外,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学生承受的压力较大,这种压力可能主要来自学业竞争和家庭期待,如果压力得不到释放和缓解,将会成为中学生学习及生活中的一大问题,所以需要寻求更多的减压方式来给学生降压。

    “监护工程”不是大棒而是桥梁

    可能大多数家长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孩子沉迷网络游戏,是因为他们需要缓解压力、需要结识朋友。这充分表明,家长与未成年子女在网络游戏方面的信息不对称非常严重,家长与未成年子女亟待加强沟通。

    在对“家长监护工程”的质疑声中,也暴露出家长对于网络游戏的不了解甚至曲解。如果连用都没有用过,就先入为主的认为“申请流程太繁琐太难、家长监护工程只会激化家庭矛盾”其实有些片面,记者了解到,推出家长监护的方式后,各企业收到几百个咨询电话,但其中直接要求封号的不足两成,更多家长愿意通过沟通去解决,从这个角度看,家长监护更多是协助家长增进对网络游戏的了解,建立沟通渠道,使家长更有效的与子女进行对话。封停孩子账号并非最主要的目的,家长对孩子了解更深入后,通过与孩子协商的方式控制孩子玩网游时间更负责任。“监护工程”不应成为家长手中挥舞的大棒,而应该是加强家长与未成年子女沟通、对话的桥梁。

    抛开人们对“家长监护工程”的理解差异,“网络游戏对未成年人有一定负面影响”亟待破题是不争事实,也是政府部门、游戏厂商、家长们及绝大多数人的共识。现在“家长监护工程”可以一定程度缓解未成年人网络游戏上瘾状况,仅仅打一通电话而已,作为家长,你打还是不打?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标准美女脸办庆功晚宴 冠军宋明悦捐款十万
下一篇:黄金酒白金酒脑白金式轰炸 广告激战谁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