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专题> 时政类 > 正文

从国企老总到豪赌之徒的蜕变

1
青岛新闻网 2010-03-15 10:19:35 中国监察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从国企老总到豪赌之徒的蜕变——海口市煤气管理总公司原党委书记朱德华违纪违法案件剖析

    □ 潘朝辉 胡 轲

    2007年8月,海南省海口市纪委接到群众来信,举报海口市煤气管理总公司党委书记和华闻传媒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原海南民生燃气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朱德华存在兼职取酬、借巨额公款逾期未还和到港澳参与赌博的问题。

    办案人员经初步调查核实,发现朱德华确实存在群众举报的违纪问题。2007年9月6日,市纪委对朱德华的违纪问题予以立案。经查实,朱德华不仅存在兼职取酬的违纪问题,而且从1999年至2006年分别从他任职的两家公司以出差、谈业务为理由借出公款1000多万元,到2007年8月止仍有195.99万元公款逾期未还。更难以置信的是朱德华从2001年至2007年8月,频繁出境到港澳豪赌,使自己从几十万元年薪的老总,变成欠下千万元债务的赌徒。2007年12月29日,朱德华因涉嫌挪用公款到境外赌博被海口市人民检察院刑事拘留;2008年1月10日被逮捕,同年2月21日,海口市纪委给予朱德华开除党籍和行政开除公职处分。2009年6月23日,朱德华因受贿罪和挪用公款罪数罪并罚,终审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

    朱德华作为一名受党教育和培养几十年的党员领导干部,他本该是一位让同事和朋友尊重的好领导、让妻子和孩子为之自豪的好丈夫、好父亲,然而,他却误入歧途,迷上了赌博,背上了巨额债务,毁了自己,害了家庭,连累了同事和朋友,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曾经努力 事业辉煌不珍惜

    1948年12月,朱德华出生于海口市琼山区云龙镇一个农民家庭,早年丧父,家境贫穷,童年跟随姐姐一起生活,中学靠奖学金完成学业。1968年3月朱德华参军,在部队这所大学校里锻炼。入党、提干、晋升职务一帆风顺的他,而立之年便当上了团级领导干部。1986年部队整编裁员时他转业到地方工作,此时,38岁的朱德华便走上了副厅职领导岗位,先后担任过海口市委常委、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德华进修于军队院校和中央党校,受过高等教育,取得大专学历,具有一定的政治素质和领导能力。1998年组织上选派他到国有企业任职,朱德华不负众望,带领公司员工经过不懈努力,争取贷款、发行债券、积极配股,使公司经济效益逐年提高,面貌焕然一新:华闻传媒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从1998年净资产7亿元增至后来的20多亿元,每年给地方缴税5000多万元,海口市煤气管理总公司从1998年欠债几亿元发展到后来的净资产7亿多元。这期间他在群众的眼中是一个好领导,受到人们的敬重,市领导对他的工作业绩也给予充分肯定。朱德华在回顾个人辉煌经历时曾这样写道:“我38岁就当上副厅职领导,当时在全国都是为数不多的,到企业任职后由于我对公司的贡献大,华闻传媒投资股份公司董事会给我定的年薪也很高,这一切令多少战友、朋友所羡慕!然而,我却没有好好地珍惜!”

    交友不慎 染上赌瘾难自拔

    古人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朱德华自己讲到:“走向赌博之路不是偶然的,我自小就喜欢玩牌,2分钱的火柴棍都赌,工作后每逢过年过节时也喜欢和朋友在一起打麻将赌博”。朱德华有爱赌的嗜好,他担任企业领导后,朋友逐渐多了起来,和“富商”、“大款”打交道的机会也多了起来,交际圈也大了很多。可是,他却没有注意净化自己的社交圈,对那些怀着个人目的拉拉扯扯的人没有保持高度警觉,而是迎合一些情趣不健康、贪图享乐的生活方式。有些看中他手中权力,想通过他要点工程、图个方便之类的“朋友”,为了达到个人目的,也就不免要投其所好地去陪朱德华玩玩牌打打麻将。

    2001年11月,朱德华在香港洽谈业务期间,与港商陈某交上了朋友,陈某热情邀请朱德华到澳门葡京娱乐场去“见世面”。在第一次赌博中,朱德华买了5000元的筹码玩“俄罗斯转盘”,赢了7000元;第二次陈某给朱德华1万元筹码让他玩“百家乐”,他又赢了3万元。在接下来的第三、第四次赌博中,朱德华通过与港商陈某“合伙”赌的方式,又赢取了60多万元。这几次幸运赢钱的经历,让朱德华感到“赌博来钱既快又刺激”。从那以后,朱德华便染上了赌瘾,频繁到香港、澳门参与赌博。为了出入境方便,朱德华还利用国企老总的身份在出入境管理部门办理了长期港澳通行证。多年来,朱德华打着“为公司出差办事”的幌子,不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经常擅自出境到香港和澳门。经查阅朱德华从2000年至2007年9月案发出入境登记情况,他从海口和深圳出境到香港、澳门共177次,有时1个月就有9次之多,除因公因私出境办事之外,其中有120多次都是专门去赌博的。

    “赢了还想赢,输了想翻本”这是每个赌徒的心理特征。朱德华在赌场上有输有赢,2003年7月朱德华在澳门葡京赌场赌赢了290多万元,这笔钱让他还清了大部分的借款,此时他可借此机会下决心不再赌了,可赌徒心理促使他想赢得更多。8月份他又多次到澳门赌,结果不但输了钱,还欠下了400多万元的债。从此朱德华便一直想通过赌博还清所欠债务。可惜此后“运气”却很少光顾他,最终使他越陷越深。2004年全国开展重点打击境外赌博活动,朱德华对此是十分清楚的,也有所收敛。但是,深陷赌潭的他已难以自拔,仍然铤而走险偷偷溜去澳门赌一把。2005年,朱德华再也按捺不住赌博的欲望,又开始频繁到港澳进行赌博。

    2006年,公司领导班子和分工有所调整,朱德华不再担任华闻传媒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只任党委书记,市煤气管理总公司的经营活动也由总经理负责。此时朱德华个人支配的时间更为充足了,他本应理智地思考如何摆脱困境、跳出赌潭,可他却绞尽脑汁,一门心思地筹集赌资。这期间他不但把妻子的养老金和女儿的买房钱全部赌博输掉,还冒险向赌场借高利贷,以个人的身份和地位作“担保”向朋友借钱,利用职务之便多次挪用公款用于赌博,朱德华豪赌已达到了疯狂的地步。他在输完钱后,又通过赌场“洗码工”阿良、星仔、小李等人,先后借筹码960万元港币进行赌博,最终还是输的精光,欠下赌场268万元港币(含利息)。

    2007年八九月份,朱德华还抱着“最后赢一把”的幻想和侥幸心理,先后8次到香港和澳门参加赌博。然而,等待他的是血本无归、身陷困境。朱德华在输完所带本钱后,因无法及时偿还赌场的欠款,赌场也拒绝再次借给他赌资,此时的朱德华可谓是身无分文,白天只能靠赌场免费提供的食品充饥,晚上躲在卫生间的马桶上休息。2007年8月31日至9月20日,澳门赌场“洗码工”星仔和小李因朱德华无法偿还通过他们所借的赌资,将朱德华证件扣下,并将他带到澳门郊外的一间民房里扣留长达20天。这期间,朱德华产生过轻生的念头,他发短信给女儿,说在澳门遇到困难不想活了。女儿心急如焚回短信“求爸爸坚强活着,如果爸爸寻短见,她和妈妈也不想活了!”后来,朱德华向家人讲明了自己的处境,并通过家人、亲属及朋友艰难地筹集了12万元钱,偿还了部分赌债,“洗码工”才答应将证件归还给他,放他回来。

    债台高筑 四处行骗殃亲朋

    为了赢钱、翻本、还债,朱德华曾多次编造“资金周转困难、急需用钱”等借口,想尽办法向亲戚、朋友和一些公司老总借钱。朱德华每次借到钱后,一部分用于清还上门讨债的债主和公司借款,剩下的继续用于赌博。自2001年以来,朱德华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办法借钱还钱,虽然取得一些朋友的信任,但这种恶性循环的做法使朱德华债务缠身、无法解脱,越背越重。2006年12月中旬,朱德华从深圳回海口,在飞机上认识了在深圳工作的王某。为了得到王某的信任,第三天朱德华便打电话请他到公司,王某看到朱德华如此豪华的办公室且是个国企老总,便对他敬重三分、百倍信任。12月下旬,朱德华特意从深圳去香港,一到深圳他就打电话给王某,谎称“有急事去香港,身上带钱不够”提出向王某借15万元港币,王某因一下拿不出这笔钱,便向朋友借了8万元港币加上他自己的3万元港币,共11万元港币借给了他,朱德华写了借条并答应从香港回来后三天内还款。事后王某几次催朱德华还款,他只写了两次“还款保证书”,却分文未还。类似这样的例子还很多,纪委对朱德华进行调查期间,就有五位借款数额较大的债主到法院起诉朱德华要求还款,法院判决朱德华败诉。2001年至2007年案发时,朱德华先后向40多位亲戚和朋友借款,据统计,目前朱德华还欠亲戚、朋友人民币880多万元、港币140多万元、美金6万元。

    朱德华在华闻传媒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和煤气管理总公司任职期间,利用职务之便,频繁以出差办事为由向公司借钱,每次多则二三十万元,少的也有两三万元,借这些钱真正用于为公司洽谈业务的很少,多数是用来还私人债务和赌博。经统计,从1999年至2006年,朱德华本人在以上两家公司借钱累计1000多万元。至案发时,朱德华仍欠华闻传媒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公款81万余元;欠煤气管理总公司公款114万余元,共计195万余元。在这些借款中,经查实的有88万元公款被朱德华用于境外赌博和偿还债务。

    朱德华因赌博背上巨额债务,给个人、家庭及亲朋好友都带来了很大的伤害。案发时,他个人银行账户存款余额仅有一千多元,根本无法偿还所欠下的债务。他妻子已退休,女儿为帮父亲还赌债也向朋友借钱背上了债务。一些朋友和战友本来经济不宽裕,当朱德华提出借钱时,他们都伸出了友情之手借钱给他。但是,朱德华却没有及时还钱,伤害了朋友和战友的感情,也给他们的家庭带来了困难。由于朱德华债务多,几乎天天都有人打电话或者上门催朱德华还钱,严重搅乱了家庭生活。后来,朱德华在《我的忏悔书》中感叹道:“‘赌’毁了我,毁了家庭,伤害了朋友、战友、亲人,‘赌’使我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深刻思考 警钟长鸣启后人

    党员干部参与赌博活动,危害国家,贻误事业,殃及亲朋,一直以来为党和国家明令禁止。朱德华从国企老总到豪赌之徒的蜕变过程,向党员干部特别是企业领导人员敲响了警钟。

    警示之一:理论学习和世界观改造什么时候都不能放松。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改造世界观,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是我们共产党人立身的支柱和灵魂。朱德华的思想蜕变,主要是他放松了政治理论学习和世界观的改造。他调到企业工作后,随着工作环境的变化,政治学习不再像以前那样认真,经常是走过场,敷衍了事,没有入心入脑,甚至把学习当作伪装自己的手段。企业开展“三讲”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朱德华写了深刻的党性剖析材料,针对自己存在党性不强、理论学习不深、艰苦奋斗的作风不实、自律意识不强等问题制定了整改措施,但却没有落实到行动上。朱德华在组织公司党员干部进行作风纪律教育时,曾激愤地对少数党员干部打麻将赌博的问题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殊不知,此时的朱德华已是多次到境外豪赌的赌徒了。为此,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把讲学习、重行动摆在首位,学好理论,武装自己,不断地改造世界观,增强政治敏锐性,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市场经济大潮中不迷失方向,不让自己成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腐朽思想的俘虏,才能永葆共产党人和人民公仆的本色。

    警示之二: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什么时候都不能丢。“成于勤俭败于奢。”勤俭是我们党立身、创业、建国之本,奢侈是败身、丧业、亡国之源。不论是革命还是建设时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始终是把我们党的事业推向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这种精神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朱德华有过自己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历程,曾经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工作过并作出不少贡献。然而,随着工作环境的变化,特别是他到企业担任领导后,他本不应该忘记自己的苦出身,奋斗历程,理应保持勤俭朴素的品质,可是面对种种诱惑,他丧失了操守,在工作和生活中开始讲享受,摆阔气,正如他在《我的忏悔书》中所讲:“到企业工作后,我出差坐的是飞机头等舱、入住的是五星级酒店,平时坐的是高级轿车,接待应酬讲档次、讲排场,出入的是高消费休闲娱乐场所。”办案人员查阅朱德华在公司的消费报销凭证,发现他每月在海口市高级酒店的消费额都在2万元以上。事实证明,朱德华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在慢慢地淡化和丢失。因此,我们每个党员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抵御各种诱惑和腐蚀,经得起各种复杂环境的考验。

    警示之三:廉洁自律意识什么时候都不能淡化。廉洁自律是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朱德华调到企业工作后,环境宽松了、条件便利了,在这种宽松自由的工作环境中,朱德华逐步放松了自我要求,将组织纪律性束之高阁,忘记了自己是一位党员领导干部的身份,放纵个人的行为。党员干部不该去的地方他去了,不该做的事他做了;生活中不注意陶冶个人情操,追求一些低级趣味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慎交友染上赌博,走上违纪犯罪的道路。朱德华思想和行为的演变过程,充分说明了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重要性。因此,我们每个党员领导干部都要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时刻检点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注意防微杜渐,做到循之有规,蹈则有矩。只有这样,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才能不越“轨”,不触“电”,不踩“雷”,才能以高尚的情操激励自己,用成功的事业鞭策自己,在工作岗位上创一流的业绩。

    警示之四:监督工作什么时候都不能缺失。“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身处改革开放的第一线,有时难免会出现思想上的偏差和工作上的失误,这就更需要来自各方面的有效监督,特别是组织上的监督,以便及时改正缺点,弥补不足。朱德华从一名国企领导干部成为“阶下囚”,固然有理想信念滑坡、放松世界观改造、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滋长等方面的原因,但是,一些单位和部门党的组织及相关部门的监管不力也是重要因素之一。朱德华到企业工作后,违反规定长期兼职取酬并长达7年频繁到境外赌博,竟然没有引起公司党委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警觉,更谈不上对其实施有效监督。同时,作为国企领导应当自觉接受监督,朱德华在境外赌博的行为,公司领导也有所察觉,提醒过他“要注意影响!”,而朱德华却置若罔闻、不听劝说,还信誓旦旦地予以否认,继续我行我素,暗中去赌博。因此,党的各级组织和上级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国企“一把手”的监督,主管部门要建立健全日常的管理监督机制,及时掌握企业领导干部的思想情况和工作状况。同时,相关部门要对国企领导干部的出入境情况进行有效地监控,防止企业领导干部以洽谈业务为由频繁出境。企业自身也要严格落实财务和厂务公开等制度,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做到防患于未然。

    警示之五:制度的执行力度什么时候都不能弱化。“法贵在行”,有了制度就要按制度办事,用制度规范行为。否则,制度再好也只是挂在墙上、写在纸上、说在嘴上,形同虚设。朱德华之所以能够违反财务规定,经常借公款逾期不还,说明一些单位在执行制度上不严格。公司财务制度有明确规定,根据规定,朱德华每次借款只能在报账还清前一次借款后才能办理。但是,朱德华没有自觉遵守,公司财务部门也没有严格执行,最终导致朱德华在公司累计借公款100多万元未还的结果。事实证明,有制度不执行制度就形同虚设,执行不力、不严格就会给违法违纪行为开绿灯。因此,我们要在增强领导干部自觉遵守制度和按章办事意识的同时,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对有令不行、有法不依、有章不循、顶风违纪的行为,要严肃查处。对在制度执行上放弃原则,不抓不管、严重失职的单位和个人,该批评的批评,该调整的调整,以维护制度的严肃性,使违法违纪者不敢也不能越雷池一步。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化工巨贪”一审被判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