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 (记者高鹏、杨明)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副市长刘敬民5日透露,“鸟巢”和“水立方”这两座北京奥运会标志性场馆去年的运营收入约5亿元,不仅能维持场馆的正常运营,而且略有盈余;另外,部分奥运场馆寻求商业冠名的计划也彻底告吹。 刘敬民当天下午在参加政协小组讨论会发言时说,从奥运会后一年“鸟巢”的运营实践来看,企业在市场化的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逐利。为了确保“鸟巢” “这样就把公益性与营利性结合起来了,”刘敬民说。 据刘敬民介绍,去年一年,“鸟巢”和“水立方”通过旅游门票、承办商业活动、特许产品销售等一共收入5亿元,可以承担各自场馆的正常运营、设备更新以及人工等开支。 2008年,有媒体报道“鸟巢”运营方拟在奥运会后出售场馆冠名权,结果在社会上引发巨大争议。不过,至今未有企业冠名任何一个奥运场馆。 当被问及今后奥运场馆是否会继续寻求商业冠名时,刘敬民予以否定的回答:“大家不是都不同意嘛,那我们就从善如流。” 此外,刘敬民还透露,北京市考虑在“鸟巢”内开设一个永久的奥运博物馆,进一步丰富游客参观的内容。“水立方”目前正进行内部改造,今年夏天将以全新形象亮相,成为一个既能举办大型国际赛事,又能为公众提供水上运动健身、文化休闲、旅游参观等综合性服务的大型室内多功能水上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