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半岛网闻 > 正文

调查艺考热怪象:花费多人均10万就业门路窄

1
青岛新闻网 2010-03-01 16:02:55 青岛晚报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明明知道就业难为啥还要拼艺考 培养一个艺术生花费十多万元而就业率却最低记者调查发现九成考生是因文化课差临时学艺

    23 日上午11时30分,在青岛六中门前,刚刚考完东华大学色彩基础,4名男生围着一个高高瘦瘦的男青年兴奋地聊着天,“刚带这几个学生的时候,好几次我都想劝他们别考美术了,现在培养出个艺术生,从备考到毕业一般至少花费15万元,最后毕了业后,和我这个老师一样,连份像样的工

作都找不到,真是没什么意思。 ”这位坚决不透露姓名的“王老师”自嘲地笑着说。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是近年艺考出现的一种怪现象,考生和家长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选择呢?记者作了调查。

    连续考4年一年花5万

    “一次两个月,30节课,学费8000块钱,儿子已经连考了3年了,这是第4次报这个辅导班了。 ”在北京电影学院上辅导班的青岛考生小迟的父亲迟先生对记者说。

    据了解,从小喜欢艺术的小迟最大的理想就是考入北电表演系,有些艺术生为提高成功率,会一口气报考七八个院校,而小迟参加了4年高考,每次只报考北电和中戏的表演专业。小迟的父亲告诉记者,为了学表演,小迟每年的学费、路费、住宿费、伙食费加起来最少有5万元钱,现如今他一考就是4年,今年也不知道究竟能不能考上,这已经花掉了20多万元。考生们有的是像小迟这样苦苦追求自己的艺术理想。也有一些是因为学习成绩差,除了艺考没有更好的选择。我市一所艺术特长高中负责人向记者透露,每年参加艺术高考的数千名学生中,只有极少数学生确实有艺术特长和爱好,九成以上学生是因文化课成绩较差临时转学艺术,目的只有一个:花钱买学历。

    走出象牙塔毕业就失业

    今年1月初刚大学毕业的刘怡最近辞掉了一家广告公司的美术设计工作,辞职的主要原因是,一是穷,月薪只有900元;二是累,一周只能休一天,还没有加班费。刘怡毕业于名列全国“八大美院”之一的省外一所美术学院,学的是美术设计专业。“以前总觉得虽然现在艺术生不好找工作,但名校毕业生应该例外,现在看来并不是这样。 ”刘怡苦笑着对记者说。刘怡大学同班共有32个同学,如今算上她全班居然有21个同学都处于失业状态。

    驻青某高校2006级动漫专业学生刘芳告诉记者,当年为能考上大学,父母和老师动员她转学毫无兴趣的美术专业。大学是考上了,但面对如今的就业形势,刘芳不再为当时的选择艺考感到庆幸。“当年我的分数也达到了三本线了,如果选一个非艺术类的好专业,现在找工作也不会这样痛苦。 ”刘芳对记者说。如今,刘芳班里的30多名学生,有就业意向的有十人左右,大都在广告、新闻及零售企业担任设计,如今正处于实习期;而其余20多个同学则连实习单位都找不到。

    毕业求职难转行办“私塾”

    前文提到的在青岛开画室招生的“王老师”是2008年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专业毕业的,虽已毕业近两年了,但他们班里三十多个学生只有两个在北京找到了工作,其他同学大都像他一样回到了老家求职,多数人至今也没有找到像样的工作。后来,“王老师”父母的几位同事把准备参加艺考的孩子送来请他辅导,他干脆办起了艺考“私塾”,如今他的辅导班已有近二十名学生。

    同样,在小迟所上的艺术辅导班里,有位青岛籍老师也曾是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的学生。这位姓张的老师告诉记者,自己同班同学中,除了少数幸运儿可以得到大制片人的垂青,毕业几年内就拍到一两部大制作的电影,多数人都是靠做副导演、给人拍MTV或广告为生的,当然像他这样在辅导班教课的也有不少。

    ■相关链接 艺术生就业率最低

    据中央电视台2007年的一项调查显示:2004年、2005年的艺术类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不足30%;70%的艺术专业毕业生为了生存而改行。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9年《社会蓝皮书》中显示,就业率最低的专业主要集中在两大领域:一是艺术领域,包括美术、音乐和表演专业;二是生命科学领域,包括医学、生物和农学专业。同时,低就业率往往和低薪相连。 记者张贝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海云庵糖球会今日开幕 最长古街开门纳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