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记者走近在青乞讨的“岷县帮” ■这些生活在城市的边缘人有的“收入”相当惊人 他们是甘肃岷县人,拖家带口地来到青岛。白天,他们抱着孩子走上街头,在寒风中伸手乞讨。夜晚,一家人回到四处透风的趴趴房里,数着当天要来的钱……这是怎样一群人?他们在城市的一角演绎着怎样的人生故事?连日来,在一对热心夫妇的引领下,记者走近这个特殊的群体,看到了一段段鲜为人知的别样生活。 意外 早报报道牵出爱心故事 本报2月4日报道了市北交警、城管等部门在街头救助了一对乞讨的母子,将他们送到救助站。“有人打来电话,自称是那对母子的朋友,现在要接他们回家。”当天上午,记者接到市救助站的电话,带着疑问和好奇赶到救助站。 在救助大厅里,记者见到了好心市民赵昆、赵妍淑夫妇和那名乞讨妇女的丈夫。在随后的聊天中,记者了解到这对母子背后还有一个爱心故事。 赵先生说,去年12月份的一天,他们夫妇上班驾车经过山东路与延吉路口,第一次碰到了正在行乞的这对母子。看到寒风中的小男孩瑟瑟发抖,夫妇俩就带着母子去了公司办公室,帮着他们洗脸,还送了不少食物。后来,他们还把这对母子送回暂住处。“以后你们有什么事情,可以给我打电话。”临走时,他们留下了自己的名片。 几天前,赵先生突然接到求助电话,这个乞讨妇女的丈夫吕文智焦急地说,自己的爱人和儿子吕兵兵没有回家,可能去了救助站。“他们对救助站有误解,以为是强制送进去的。”赵先生和夫人看到《青岛早报》一版上的女子正是他们要找的人,两人赶紧开车拉上吕文智直奔淮阳路的市救助站。 “还差8天,我们来青岛就3个月了,我出去找工作,晚上回到家发现他们娘俩没回来,就给赵大哥打电话了。”吕文智说,他爱人的真名叫曾忆霞,前天因为害怕,就向交警撒了谎,使用“王雅琴”的假名字。 市救助站的工作人员仔细核对吕文智的身份证,随后带他们去3楼见母子俩。救助室内,曾忆霞盖着被子躺在床上,3岁的吕兵兵正在高兴地玩耍,饭桌上是一盆鸡蛋面条和青菜。吕文智看到孩子,一下子扑过去,抱着小兵兵“哇”地大哭起来。随后,几个人一起离开救助站。 探访 木板搭起临时租住房 2月4日下午,在赵先生的引领下,记者来到吕文智的暂住处敦化路北侧一排低矮的平房,这里聚集着不少甘肃岷县来青的行乞者,他们通常是一个大人带着一个小孩,也有的是一家几口人。 吕文智租的房子是用一些木板等搭建的,不到3个平方米,房门很简陋,进出都要弯着身子。这样的房子,每个月的房租是280元。屋里值钱的东西只有一个电炒锅、电水壶,这些都是老乡留给他们的,床上还有一床赵先生夫妇送的崭新被褥。 四堵墙用塑料布遮挡着,寒风不时从缝隙中钻进来。墙上挂着一包药。“我儿子有乙肝,他每天要吃药。”说到这里,吕文智面呈忧虑。墙角柜子上放着几盒感冒药,还有一包鸡蛋、半小袋大米。靠门的小饭桌上有两三个碗,电炒锅内是前晚的剩菜。吕文智说,儿子馋肉了,他花了6元钱买了一条鸡腿,连同蘑菇、白菜煮了一锅菜,这是儿子半个月来第一次吃肉。平常吃饭要么是白菜煮面条,要么是白菜汤泡米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