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半岛网闻> 山东各地 > 正文

罕见海冰袭中国黄渤海 渤海约40%海面被覆盖

1
青岛新闻网 2010-01-24 09:28:43 新华网山东频道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受持续低温影响,渤海和黄海北部出现近30年来最严重海冰冰情,渤海约40%海面被海冰覆盖,沿岸渔业、港口运输和油田生产遭受冲击。

    渤海和黄海北部在冷空气持续不断的袭击下,于2009年年底开始出现海冰。今年1月4日至8日,渤海和黄海北部冰情范围迅速扩大,汹涌澎湃的黄渤海沿岸顿时凝固,变成“冰塑”的世界。

    记者在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提供的渤海和黄海北部海冰范围示意图上看到,从山东省龙口港至河北省塘沽和秦皇岛一线,离岸20海里至30余海里范围均被用代表海冰的黄色条带所覆盖,而辽宁省辽东湾大部分海域面积被海冰覆盖。

    罕见海冰导致黄渤海沿岸渔业、港口运输和部分油田生产损失较重。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介绍,山东沿海海冰灾害是山东省四十多年来最严重的一次,据不完全统计显示,这次海冰灾害造成这个省渔业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亿元。

    记者在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县封滩护养区看到,白茫茫的海冰看不到尽头,凛冽的寒风让人不禁想要蜷缩在一起。当地海洋与渔业部门介绍,这里出现了近四十年来最冷气温,近几日温度均在零下14摄氏度左右,贝类死亡率达到60%。

    “从来没有见过这么严重的冰情,听村里老人说好几十年都没见过来得这么早,这么多的海冰了。”青岛市胶州市东营村渔民宋清友说,“有200多艘渔船冻在我们村码头。海冰特别锋利,而大部分渔船都是木制的,即使遇到一片海冰,木渔船都过不去。”

    海冰同样导致黄渤海沿岸港口被“封冻”,北煤南运和油田生产遭受冲击。山东省潍坊森达美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廷恒说:“3日来港口断断续续出现结冰,十多天就有100多艘货船未能正常靠岸,港口损失50多万元。现在仍有30多艘货船不能靠岸。”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8个石油勘探平台中有6个因海冰被迫停工,辽东湾附近海域一些航标灯、灯塔等设施被海冰损毁。辽宁省菊花岛四周全部为冰所围,与内陆交通被阻断,岛上群众生活曾出现困难。

    冰情出现后,中国海洋、渔业和海事等相关部门全力以赴,密切关注海冰冰情发展和沿岸居民生活,组织破冰船、渔政船24小时待命,保障港口通航效率和应对海上险情。

    在菊花岛遇到困境后,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利用卫星和飞机遥感技术对菊花岛附近海域进行重点监视,及时为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制订应急保障预案提供依据,并从21日开始对海冰涉及海域的252个有居民海岛进行逐个排查。

    同时,山东海事局为应对这次海冰,在中国海事系统首次利用溢油卫星遥感系统进行海冰监测,并利用海冰缓和期,在冰情不十分严重的港口,安排具备破冰能力的大型船舶和拖轮先行进港,再安排小型船舶跟随进港,保障港口通航效率。

    专家表示,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在积极应对这次海冰灾害,但罕见海冰也突现出中国目前应对海冰灾害的应对能力还十分薄弱,缺少破冰通海的利器。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环保处副处长王炜阳说:“目前,我国还没有一艘民用专业破冰船。”

    王炜阳指出,目前我国对海冰的实时监测缺少高分辨率的卫星遥感资料,海冰航空监测缺少机载专用海冰监测设备;海洋监测部门海上尚无具有破冰能力的专用监测船只,陆岸缺少定点、连续进行高分辨率观测的站点和设备。

    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副主任江崇波说,由于多年来海冰冰情较轻,长期以来各级政府和群众都放松了对海冰灾害的认识和防范,缺乏防灾能力,公众对海冰防灾减灾意识亟待提高。

    交通运输部北海救助局介绍,我国目前能够使用的破冰船仅有极地探险船“雪龙”号一艘。因此,国家应为相关部门配备2艘到3艘专业破冰船,部署在黄海和渤海海域,防止不可预期的海冰给航运带来较大冲击。(记者 徐冰 张旭东)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大四女遇富二代急嫁 婚后才知公婆全为下岗工
下一篇:孔子剧组曲阜祭孔 周润发携妻行叩拜礼(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