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文娱 > 正文

颜强称郭晶晶对白不可思议 对央视采访敷衍

1
青岛新闻网 2010-01-19 10:28:04 东方网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郭晶晶低调现身颁奖盛典

郭晶晶接受采访

    在一场着意要打扮成中国体育奥斯卡的颁奖典礼上,郭晶晶的每一个形体动作,每一句话,似乎都在传递着“我压根不想来”的信号。

    央视花了不少心血,来投资和培育年度体坛风云人物评选,累积经年,到现在颇具影响,冠名赞助商也为此投入了大量资源。2009年体坛风云人物的颁奖典礼1月16日进行,放在北大百年讲坛,既回避了央视大楼和春晚的场地冲突,

又别具庄重人文特色。典礼开始前,于嘉和罗宏涛两位记者在VIP通道前,一个个地采访明星大腕。通道上西装革履、香肩鬓影,很有些群英会的意思。

    除却一些正在进行比赛和集训的明星,这里汇聚了中国体育界众多大牌,刘翔来了,瘸着腿的“姚老板”也来了。典礼前的这一系列采访相当重要,汇集人气、抓住电视观众眼球。只是一个个的采访都显得太顺理成章,直到郭晶晶的出现。

    她的穿着打扮与众不同。厚厚的羽绒服,桃色的绒线帽子,脸庞和身躯被遮掩了大半,周边几乎全是典雅西装和性感晚礼服。她脚上高跟的高跟鞋,多少透露出这是参加晚会的打扮。罗宏涛对她的采访,给我们了一段不可思议的对白:

    ——你最近生活是否有些其他活动安排?

    什么其他安排?没什么活动。

    ——也就是说新的进展?

    学习呗。

    ——学习最新进展呢?

    学习不就是一点一点的。学习语言吧。

    ——你看这里围绕了二十多位记者和关心你的人,都为你而来,你适应这样的关注吗/

    很不习惯,不是不接受,就是不习惯……做好自己就行了。

    这只是一段采访给我留下的印象,文字内容肯定和采访的细节有所出入,在一些具体言辞上。可是我很难记清楚这段简单得几乎到极致的采访,因为郭晶晶侧对摄像镜头,眼睛都很少看着采访者的场景。她的注意力完全不在这个全国直播的采访上,眼神飘忽、语气平淡。这段采访给我留下的唯一印象就是:她根本不想接受这个采访,她根本不想来参加这个活动。

    可她毕竟还是来了,虽然她和刘翔姚明两个超级大腕一样,没有参加典礼前融金酒店的自助餐,吴敏霞倒是在那里。主办机构煞费苦心安排的各种细节,都是为了提升颁奖典礼的影响力,同时也提升这些运动明星的社会影响力,然而主角们的表现很难赢得更多的掌声。

    郭晶晶并不是唯一的例外,事实上,各种典礼前期的,包括典礼过程中的各种获奖感言,顺理成章、平淡无奇的比比皆是。典礼前的采访里,姚明的最简单,就两个问题,但回答到关于自己获得“特殊成就奖”提名时,姚明的回答颇有意思,“2009年我5月份就受伤了,只能来个特殊成就了”。刘翔也能回忆起6年前获选“最佳新人”时,没有西装,最终靠央视工作人员帮忙借了件西装出镜的往事。

    所有明星大腕的出镜,都比不上年度未名体育人士获奖者,85岁业余滑冰教练杜祥云老人的质朴话语,“甘愿做祖国走向体育强国铺路石!”

    在一个汇聚了明星的夜晚,聚光灯下却找不到明星,因为我们的明星缺乏直接面对媒体和公众的素质。郭晶晶也许心有旁骛,这样的采访,也不是第一次发生在她身上,然而通过全国直播看到,仍然令人吃惊。对于这些能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明星,对这些代表着中国体育的明星,姑且不论堂而皇之的社会责任和典范作用,基本的交流能力和公关培训,绝对是应该具备的。倘若缺乏这样的能力,后天也必须进行补充。

    一位从事体育电视报道多年的内行,曾经感叹说,在中国要做体育类的访谈节目,实在太难,因为我们的体育明星们,在摄像机面前几乎个个才情枯竭。以此去要求中国的运动明星,或许有些过分,但简单的应对采访能力,基本上能说出一两句有趣的话,就能达到要求了。姚明能做到这一点,于是他很多有趣的话语,让这个个体变得更加生动成熟。这点要求都达不到,媒体能做什么?只能关注他们/她们的羽绒衣、绒线帽和高跟鞋了。他们/她们无从回避这样的关注,因为他们/她们有自然的社会属性和责任。

    郭晶晶的语文老师是谁?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央视直播国足闹笑话 背景板乌龙国足时空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