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半岛网闻 > 正文

仙妮蕾德碾碎平民财富梦 店面数仅剩一成(图)

1
青岛新闻网 2010-01-07 07:13:32 青岛早报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如果你没有高学历,没有创业资本,又不满足于现有收入,那么做仙妮蕾德算是个选择,至少在几年前看起来如此。正因如此,在2006、2007年,仙妮蕾德以舍我其谁的气势在青岛风行,最高峰时店面达到200多家,相关人员达数千人,将其他直销同行甩在身后。

    而进入2010年,随着仙妮蕾德转型做特许经营,市场大幅萎缩,岛城大批门店关闭。背后是大量从事销售多年的青岛投资者梦断仙妮蕾德,有的还损失了

多年积蓄的“血汗钱”。

    身披直销业“开山鼻祖”、“直销大佬”的荣耀,也被“涉传明星”、“背信弃义”的恶名缠绕,仙妮蕾德还是不是平民创富之路?记者采访了青岛的从业者。

    为了“离去”的“死磕”

    “我们已经联合各地经销商上书工商总局,要求取缔仙妮蕾德退还我们血汗钱。”赵雅兰曾是青岛排名前列的仙妮蕾德经销商,最多时“手握”40多家仙妮蕾德门店。现在,她手中拿着的是有70多人签名的情况说明,这70多人都曾是青岛地区的仙妮蕾德店主。

    赵雅兰2004年进入仙妮蕾德,当时经营一家小美容店的她通过朋友介绍,花1300元购买了一套仙妮蕾德产品组合,成为长期优惠顾客,享受到八折拿货优惠。当月,赵雅兰通过“八折拿货,全价卖出”的方法出货,一个月就卖出4.2万元产品,显示出了不凡的“营销天分”。

    随后的几年中,赵雅兰的才能在仙妮蕾德体系内充分施展,从无到有发展出了40多家门店,每个门店下面都有20个以上的“下线”,一年经她手的销货额就达数百万元,纯利数十万元。然而,越做她感觉越不对劲,“销货量在增加,但利润却没有变化”。

    据称,2007年起,仙妮蕾德就不断提高门槛,提高保证金,增加加盟费……以门店面积为例,现在仙妮蕾德规定经销商的门店面积在50-100平方米,50平方米的为形象店,100平方米的为旗舰店。而在早期,只要有12平方米的面积经销商就有资格开店。

    2009年下半年仙妮蕾德再次提高门槛后,赵雅兰选择了离开,在短短三四个月内,关闭了自己的40多家店。与此同时,大批青岛仙妮蕾德门店纷纷关闭。与其他关店了事、选择沉默的经销商不同,赵雅兰和70多名签名经销商准备在离去前讨个说法,他们联络了全国各地的经销商开始与仙妮蕾德公司“死磕”。“当然,更直接的原因是,仙妮蕾德公司还扣着他们上万到数万元的保证金”。

    仙妮蕾德面临转型之痛

    有人认为,这一切都是从仙妮蕾德转型引发的。公开信息显示,仙妮蕾德由陈得福创办,1993年,仙妮蕾德以美国独资企业的身份进入中国,成为最早一批涉足中国市场的直销企业之一。短短两年内,其业务便从广东蔓延至全国,坐上了当时国内直销业的头把交椅,其国内市场的收入一度超过雅芳和安利的总和。然而,自从1998年直销行业改制以来,依靠直销起家的仙妮蕾德可谓每况愈下。

    2009年,陈得福宣称放弃直销、正式转战特许经营模式。特许经营意味着更高的门槛,草根投资者只能离场。向记者爆料的青岛经销商称,去年下半年至今,95%的原仙妮蕾德经销商选择了离场。记者连续三日的探访,印证了仙妮蕾德的情况不妙。福州路、江西路、宁夏路、台东五路……当记者按图索骥,查找这些身居小巷、深藏居民楼院的原仙妮蕾德门店时,却发现多数已经人去楼空。有经销商告诉记者,2000年初仙妮蕾德在青岛有不足百家门店,2006年前后达到顶峰的200家,而如今,店面数只有鼎盛时期的一成。

    就此,记者多次联系仙妮蕾德济南分公司,对方却始终未给出回应。

    留守者需要的不仅是勇气

    “我们支持公司决定,以前门槛太低了,确实没有国际品牌形象可言。”还在坚持经营,并拿到了特许经营店资格的许女士说,几年来,她对仙妮蕾德产品很满意,但对仙妮蕾德品牌形象却不满意,“10平方米就能开店,形象还不如连锁牛肉面馆,怎么和人家竞争?”她认为,提高经销商门槛就是提高品牌形象,今后,经历过转型后的市场前景会更好。

    直销业从来不缺乏风波和口水,去年下半年,雅芳也深陷“退货门”和涉传调查。只不过,这次仙妮蕾德面临的风浪更大些。留守仙妮蕾德的投资者能否得到当初希望的收益,需要的不仅是勇气!(记者 刘文剑)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11.1℃市区气温再创新低 10日起冷空气再来
下一篇:《我的奥运故事》首发 高校师服务奥运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