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专题> 时政类 > 正文

什么样的发言稿让书记大发火?

1
青岛新闻网 2010-01-05 15:41:54 北京晚报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侯 江

    去年一年,官员上上下下的新闻不少。因三鹿奶粉事件而下台的三位官员都悄悄地升迁了,让“塞翁失马”有了一个全新的现代版本。当然,官场上演的,肯定不都是喜剧。许昌市经济工作会议暨创建工作第52次新闻发布会上,各项业绩均倒数第一的魏都区区委副书记纪某,发言三分钟后被市委书记轰下了台。

    这篇被市委书记痛批并要求在《许昌日报》全文刊登的发言稿究竟出自哪位秘书之手,这位秘书将

会被如何处理,已无太大意义。有意义的是,这位干部是因为讲了空话下台的呢,还是因为工作业绩太差而下台?是因为把市委书记惹恼了而倒霉的呢,还是因为踏进了制度雷区而遭到重创?若区委领导们受到市委书记的当头棒喝后,回到区里苦干加巧干,重新找秘书面授机宜甚至是大家伙儿一块儿群策群力共同操刀,起草出一篇上佳的发言稿,再提交市委,会不会就能够得到缓刑?再深一步想,如若区委领导当初能弄出一篇过硬的发言稿来,是不是就既不会被轰下台,更不会被“从位置上赶下去”?

    发言稿重要还是业绩重要?至少在这起“轰下台事件”中,三个倒数第一的工作成绩并没有把副书记轰下台去,倒是发言里空洞无物是此次事件直接的导火索。工作业绩是领导干部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的硬指标,工作业绩倒数第一的人,能拿得出有思想、有内容、可操作的实实在在漂漂亮亮的施政纲领吗?或者,发言时说得再好,实施层面又会如何?

    所以,书记发火,真不如制度发威。若各项工作业绩均倒数第一的区委领导直接降级、受处分,而不是拿着发言稿到会上去谈认识,估计该区的创建工作、信访工作和其他日常工作,都能有飞跃的进步。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局长的“苦衷”说给谁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