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报全文检索    版式检索 新闻中心> 大头条 > 正文

2009四季度岛城十大经济事件

1
青岛新闻网 2010-01-05 06:53:23 青岛日报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编者按:

    2009年的第四季度,经济运行中一连串悦目的亮色,一扫年初金融危机的阴霾。人们开始用“后危机”给经济重新定调。

    但是,就像温家宝总理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所说的那样——每一次国际金融危机都会带来一场科技的革命,或者说大的变革。而决定应对危机取得胜利的关键,还是在于人的智慧和科技的力量。经济根本好转不等于可持续发展。

    因此,置身“后危机”时代,众多

劫后余生的中国企业,远没到弹冠相庆的时候,省思和检讨当是恒长的主题。宏观上如何更准确地研判经济走势、产业方向,微观上怎样提升管理水平和技术实力,在经过金融危机的磨砺之后,这些问题都需要更深入地思索,进而在行动上给出答案。也只有这样,我们才有理由期待一个更加美好的2010年。

    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加快推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意见》,十年建成蓝色经济强市

    10月初,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加快推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意见》,提出到2015年,青岛将基本建成我国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的先行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区、海洋自主研发和高端产业的集聚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示范区。到2020年,力争将青岛建成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蓝色经济强市。

    《意见》强调,重点要建设“一条蓝色经济带”。即围绕“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积极培育形成以环胶州湾区域为中心、以胶州湾东西两翼为新增长极的“一湾两翼”蓝色经济发展布局,合理配置临海产业,建设以港口物流、现代渔业、临海工业、滨海旅游、海洋生物、海水利用等特色经济为支撑的蓝色经济集聚带。

    点评:蓝色经济区的建设,正在成为青岛前行的新航向。 《意见》的出台,表达着这座城市的决心和抱负。

    其实,无论是立足城市的比较优势、资源禀赋,还是放眼区域竞争的格局,建设蓝色经济区都是关系青岛未来的核心命题。这座城市港口、制造业、海洋科研的优势可以借此进一步放大,而长久以来念兹在兹的现代服务业更有机会获得突破的良机。

    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所揭牌

    11月30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揭牌。

    该所是由中国科学院,省、市政府于2006年7月开始共同筹建,专门从事生物能源与过程领域科技创新研究的国家科研机构,基于生物资源,以工业生物技术和物理化学转化技术为主要手段,研究开发生物基能源、生物基材料的产品、工艺或技术,服务于国家和地方在资源开发、能源利用和清洁过程等领域的需求。

    目前,研究所中长期发展规划已开始贯彻实施;一期建成的3.4万平方米园区已投入使用。截止11月底,研究所共计承担国家、中科院、地方和国际合作项目146项,合同经费总额达1.47亿元。

    点评: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这一重量级研究机构的揭牌,对青岛的发展意义深远。进一步提升城市的研发实力当然是题中之义,更令人期待的是,在全球正在掀起以绿色和低碳技术为标志的能源革命的当下,凭借这一处于产业最前沿的研究机构,青岛将获得怎样宝贵的先发机遇。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规划蓝色经济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