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报全文检索    版式检索 新闻中心> 半岛网闻 > 正文

岛城赴日劳工血泪史现身:客死异乡尸骨无存

1
青岛新闻网 2009-12-25 07:01:56 青岛早报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早报讯 昨日,西松案青岛籍掳日劳工的寻找再获进展,继之前确认的5名掳日劳工后,原籍胶州的法星位(音)有望成为第6名被确认的掳日劳工家属。此外,还有另外一个消息也让人兴奋,一本根据西松案掳日劳工口述材料整理的文献资料也“现身”,青岛市档案馆将复制保留。但从昨日搜集青岛籍掳日劳工老物件的情况来看,困难非常大,因绝大部分亲历者已经去世,其家属只知道亲人有过掳日经历,但对于细节问题所知不多,这给建

档带来一定困难。

    市民提供掳日劳工线索

    昨日上午,市民法先生给记者打来电话说,他的父亲曾经被掳往日本。他记得父亲被掳走前在大港码头当搬运工,后来父亲的朋友告诉他,他的父亲被日本人抓走当了劳工。直到抗战结束,他的父亲才从日本回来,“我记得父亲好像是在日本广岛地区干活,现在他已经去世了,其余的细节我记不清了,只知道父亲当时的老家是在胶州。”

    记者了解到法先生的情况后立即与西松案赔偿金委员曲启杰取得了联系,他随后开始查证法先生所说的情况,并将进一步核实。如果确定法先生的身份,西松案未联系上的青岛籍掳日劳工及其家属将再增加一名。截至目前已经有6人通过早报与西松案赔偿金委员会取得联系,已经找到并确认身份的西松案青岛籍劳工达到35人,未找到的还有36人。

    劳工口述材料“现身”

    与此同时,早报与青岛市档案馆联合发起的 “追寻历史记忆 铭记掳日劳工”老物件征集活动也传出好消息,一份由西松案青岛籍掳日劳工方休彦家属保留的文献资料“现身”。这本未曾出版的书由中国劳工交流促进会编撰,取材于西松案劳工的口述资料,其中青岛籍的曲福先、杨世斗在日的经历也都记录在这份文献中。

    “日本战败后,从安野回国的两名中国人到家里来,告诉我们哥哥在安野死亡的消息。既没拿回骨灰遗物,也没有得到过任何报酬。”文献中记下了劳工家属对亲人的回忆。(记者 原野)

    目前在中国掳日劳工诉讼的20个官司中,仅有西松案达成了和解,并开始发放赔偿金,一旦其它劳工案有了结果,可能又要再次展开寻找掳日劳工家属的活动。通过市档案馆这次资料的搜集,未来一旦有了结果,这些资料可以提供一个旁证,而赔偿金发放的组织也可以通过名单找到掳日劳工。

    如果您知道西松案青岛掳日劳工的信息,请继续拨打早报记者手机13356860881;如果您是掳日劳工家属,家有老物件想提供给青岛市档案馆请拨打85840187联系。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滨海公路一期通车 到琅琊台时间缩短一半(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