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12月22日讯 2009年冬天,食用油再次掀起了一轮涨价潮。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如今油这一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的确让不少老百姓着急了。然而在青岛市市北区敦化路街道办事处民生消费增值超市里,记者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 效果:民生超市日积月累 省的不是一笔小钱 低保户于国霞乐呵呵地从工作人员手中接过一桶5L花生调和油和两袋食盐,油的标价是38块5, 实施:跑遍超市批发市场 掌握信息同厂家“砍价” 对大多数人来说,民生消费增值超市还是一个崭新的概念。但它作为敦化路街道“民生消费增值计划”的一部分,已经在实践中探索了近一年时间。09年初,街道就在8个社区的773户低保和低保边缘家庭中进行了问卷调查,详细统计了居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在此基础上,街道党工委构思了超市以低价团购商品,再以原价销售给社区困难家庭的基本运营流程,并着手予以实施。与此同时,为进一步掌握价格依据,工作人员还跑遍了全市所有的大中超市和日用品批发市场,摸清了200多种商品价格信息及变动情况,这也为下步同厂家洽谈价格准备下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为了能够“民生消费增值”超市获得最低的进价,街道党工委主要领导亲自带队走访了全市主要日用消费品生产企业,争取了20多个厂家的认同和支持。经过耐心的介绍,有的企业老总当即表示能够在供货价的基础上再让利10%,为的就是能让困难家庭以最低价格购买。 开业:200户困难家庭持证选购,许多货物销售一空 超市进入最后的筹备阶段。2月下旬开始,街道专门腾空一间房屋进行装修,并拨付5万多元用于商品资金周转。街道社区干部利用周末清点商品、安置货架,摆放价签……经过不懈努力,一个商品种类丰富、环境明亮干净的小型超市就呈现在大家的面前。 开业当天,就有超过200户的困难家庭持证前来选购,许多品种的货物销售一空。随着超市日渐步入正轨,街道除了根据困难家庭的生活需要不断更新货品种类,还在扩大服务范围,增强服务实效上下起了功夫。街道依托各社区完善的代办网络,为辖区的26名一、二级重度残疾人和63户行动不便独居、空巢老人实行代购服务,极大地方便了这些困难家庭的日常生活。 服务:“三无”老人有人帮助 街道人员亲自送上门 辖区的“三无”老人刘志良,户口在山东路社区,居住在河马石,为了能使其享受到服务,社区的代办员们每月主动与老人联系,并亲自将需要购买的用品送到他的家中。每次老人都感动的说:“现在我不但买到了这么便宜的东西,而且街道还亲自给我送上门来,真是说不出的感激!” 消费增值超市不但给辖区困难家庭送去了实惠,其社会影响也在逐步扩大。西吴路社区与其他区只有一街之隔,住在对面的一些低保家庭在了解到这个超市后,也来到西吴路社区便民点希望能够采购花生油、面粉等生活必需品。经街道同意,社区不但照常销售,还专门派了一位志愿者蹬着三轮车把他们采购的货物送到了家门口,使他们深受感动。 青岛市人大代表,敦化路街道党工委书记马丽娜在接受采访时谈到,民生消费增值活动的开展,是街道全面贯彻区委部署,积极发展社会经济的一次尝试,也是深化为民服务代理,提高低收入家庭生活质量的一项民生工程。下一步,敦化路街道将进一步扩大经营范围,创新服务方式,并依托超市开发公益性岗位,使超市发挥吸纳社区就业、降低低收入家庭生活成本的双重作用。(青岛新闻网记者 王国强 通讯员 隋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