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报全文检索    版式检索 新闻中心 > 正文

华夏时报:青岛港70亿联手招商局常德传称三年超釜山

1
青岛新闻网 2009-12-19 15:15:29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面对国内和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现实,青岛港集团不得不采取一些大动作来应对。与香港招商局国际70亿港元的合作大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而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总裁常德传对合作后的愿景充满了期待:“只要青岛港将目前尚处于劣势的集装箱业务发展起来,超越釜山港将指日可待。”常德传把超越的时间确定在两到三年。

    青岛港招商局“言和”

    12月18日上午,由青岛新

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简称QQCTN)与香港招商局国际投资设立的青岛港招商局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简称CMT)在青岛签约,共同设立新合资公司“青岛前湾联合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简称QQCTU),双方分别持股50%。

    常德传告诉《华夏时报》记者,QQCTU运营管理的总资产约70亿元港币,负责统一开发建设、经营管理原招商局国际青岛集装箱码头的5个集装箱泊位和QQCTN的青岛港前湾四期集装箱码头4个泊位。

    “目前青岛港集团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招商局国际,虽然此次可能只是部分合作,但能握手言和便意味着青岛港集团在‘万国码头’的竞争格局中已重回主角地位。”一位业内人士分析。

    香港招商局总裁傅育宁在18日也表示了下一步加大与青岛港集团合作的意愿。傅育宁对记者说:“下一步会在包括散货码头在内的诸多方面与青岛港集团进行合作。”

    常德传的“竞争计谋”

    “经营惨淡可能是招商局寻求合作的前提。”上述业内人士认为,“一个港区有不同的运营商,的确可以为货主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但现在的港口竞争已经延伸至旱码头、无水港,成为港口运营商间腹地资源的竞争,这对招商局来讲是硬伤和劣势,通过合作来消除不必要的竞争和内耗是必然趋势。”

    “就青岛港集团而言,整合前湾港区的岸线资源,是为了稳固其大后方。毕竟老港区和前湾港区是青岛港集团的立命之本,只有后院平安无事,才可能有精力应对以大连、天津为主的东北亚和以上海、宁波为主的南方同类港口的激烈竞争。”上述业内人士分析说。

    而常德传显然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并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整合山东当地港口。

    “青岛港集团2005年和2007年分别与威海港和日照港成立了合资公司,负责运营这两个港口的集装箱业务,形成了青岛港为龙头,威海港、日照港为两翼的局面。”常德传对记者说。

    “由于目前各省市都在积极投资兴建码头,而码头的腹地资源毕竟有限,在此前提下通过合作来避免恶性竞争,对于码头的长期发展有利。”分析人士认为。

    超越釜山激情重燃

    与此同时,与香港招商局国际的合作再次激起了青岛港集团超越韩国釜山港的豪气,常德传把超越的时间确定在两到三年。

    “釜山港的优势主要在集装箱中转业务上,只要青岛港将目前尚处于劣势的集装箱业务发展起来,超越釜山港将指日可待。”12月17日晚间,常德传在青岛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说。

    2007年青岛港集装箱吞吐量为950万标准集装箱(简称TEU),为环渤海三大港口之首。但同年,釜山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达1327万TEU,这其中国际中转箱量达到570万TEU,占比为43%。

    然而,让常德传信心十足的另一个原因是去年9月青岛前湾保税港区获国务院批复建设。据悉,此次获批的保税港区面积远超2007年年初青岛保税区提出的7.5平方公里的规模,仅次于天津港的10平方公里面积。

    除此之外,在港口硬件设施上青岛港并不逊于釜山,尤其在抵御风浪等自然灾害方面要优于釜山。

    保税区管委会测算,保税港区建成后,每个集装箱的物流成本可降低350元,仅按青岛港现有外贸集装箱吞吐量计算,每年可节省14.7亿元,供货时间节省3天-5天。而到2010年全部封关运作后可从釜山的中转货源中争取200万到300万的箱量。

    “青岛有望在5年至10年内赶上釜山,成为东北亚国际枢纽大港。”一位保税区管委会官员说。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经济观察:招商局与青岛港握手言和 新合资公司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