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承载都市人的幸福感? 陶刚 绘 当理想遭遇现实、当爱情遭遇住房、当婚姻遭遇危机、当收入遭遇房价,究竟谁来承载都市人的幸福感? 在关于电视剧 《蜗居》的诸多争议里,海藻为了房子最终放弃男友小贝,而选择成为腐败干部宋思明的“小三”成为热门话题,道德情感与现实生活的PK再次触痛了国人的神经。 近日,腾讯网推出“房子伤害过你的感情吗?”的调查中, 《工人日报》要闻部主编石述思在谈到电视剧《蜗居 》时这样认为:“面对苟活的海萍夫妇、不愿苟活却只能当小三的海藻、有家室却不甘于平淡生活的腐败干部宋思明,你很难用简单的是非曲直来判定每个人的选择是否值得称许或诟病,因为大家都拧巴,都扭曲,我说的不仅仅是生存状态,也包括背后的社会环境和情感、价值认知。 ” 当郴州网友“apple”在腾讯论坛发帖喊出:“爱情在房子面前大打折扣,因为房子,让我不再相信爱情!”时,很多网友既表示了同情又感到了无奈;当房价像被打了鸡血一般“涨”声不断时,中国老百姓只能一次又一次感受着被房子“绑架”的滋味。 那么,我们的“家”究竟在哪里?我们去哪里寻找“家”的幸福和安详? 兰州交通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王彦彦认为,以拥有房子作为选择伴侣的基础会偏离婚姻的实质意义,房子仅仅是婚姻的一部分,婚姻的幸福与否如果由是否有房子来决定,将是婚姻最大的不幸。而住房、购房都需要理智冷静判断自己的实际收入,切勿陷入盲目境地。 《经济参考报》近日刊文指出,住房消费要分出层级,分层分级在我们市场化的分配体制下是必须产生的。应该鼓励的住房消费理念是高收入阶层主要购买新房,中低收入人群购买二手房,或者选择租赁房。合理的消费理念是不以买房为唯一的价值尺度。尤其在土地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的现在,不合理的过度超前消费观念加剧了供需失衡。 这一观点似乎为国人盲目购房的“刚性需求”敲响一声警钟,理性、适度、量力而行才是面对中国房产市场当有的理念,而建立真正“心灵居所”的梦想,却需要更多的情感投入与良好的社会生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