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成思危表示,如果人民群众收入的增长超过了通货膨胀率,那么通货膨胀并不会给人民群众带来实际的损失。
经济学家吴敬琏认为,3%—5%温和的通胀是无害的,但是要稳定,不要大起大落。
这几天国内经济界最为关注的,无疑就是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中国经济的最高决策会议,它通过回顾过去一年经济工作得失,展望未来经济趋势,并确定来年的政策总基调,部署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其他的宏观调控政策。
我们都还记得去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确定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的宏观政策目标,以及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促使中国经济在2009年很快走出了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低谷,企稳回升势头强劲,总体形势积极向好。
不过,与此同时,中国经济也还仍然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信贷规模大幅增长,CPI指数环比不断上升,楼市涨势明显,一些基础产品和资产价格上升,境外热钱涌动,未来会不会出现通货膨胀?明年宏观政策走向会不会做出调整?引来各方越来越多的关注。为此,我们《经济半小时》栏目特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前夕,就这些问题对百名经济学家企业家展开了问卷调查。
通货膨胀是否来临?专家众说纷纭
根据当前国内经济热点及学界、企业界和公众关心的话题,《经济半小时》栏目发出了上百份经济学家企业家问卷调查。截止到节目播出前,共回收署名问卷调查表62大家从各自不同的体会,就通胀离我们有多远表达了观点。另外还有数十份问卷调查表正在整理当中,明天我们将继续公布结果。
我们问卷调查的第一个问题是,您如何判断当前的通胀形势?有56%的经济学家企业家表示,我们正面临明显的通胀预期,但通胀还并未到来;另有33%的经济学家企业家表示,通胀趋势已经形成,目前我们正处于通胀之中;认为我们离通胀到来还很远的经济学家和企业家只占调查人数的11%。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赵锡军称,9%左右的经济增长速度,3%的CPI的涨幅这可能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搭配。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告诉记者,对于中国经济目前的情况,绝大部分的家庭是有承受能力的。
经济学家吴敬琏:“购买力的需求,也就是货币,大大的超过了可供应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于是物价就会涨,但不是马上涨,它有一个时间的滞后期,在这个滞后期间,因为普通人有一种叫做货币幻觉,以为货币没贬值,实际上,它已经贬值了。”
记者:“为什么会带来这种货币幻觉?”
吴敬琏:“因为老百姓一般没有这个知识,他不知道物价总水平上涨是因为票子发多了,他以为那张票子还以为是值那么多钱,在我们经济学上就叫货币幻觉,但是这样经过一段时间以后,物价开始涨起来了,还有一些人有一些经济学知识,于是就会形成通胀预期,他认为会涨了。”
经济学家成思危:“我一再强调,我今年6月份就说,要警惕通货膨胀,预防,但不是马上就会有通货膨胀,那么当时有些人不以为然,认为中国的CPI,那个时候的CPI还是负的,没有通货膨胀的危险,甚至有人说别拿通货膨胀来唬人了,但是现在看来,大家都应该承认,通货膨胀的预期正在形成。”
原全国人大常委副委员长成思危认为:中国通货膨胀的危险是存在的,只是资金被楼市、股市吸收,现在尚未暴露,一旦股市、楼市发生变化,通胀将是非常显著的。虽然目前看通货膨胀并不明显,但从货币投入到物价上涨是要有一个传导过程的,大概需要一年左右时间,所以当前必须警惕明年通货膨胀的发生。而对于一些企业家,他们所感知到的通胀的压力,显然更加明显一些。
今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宝全:“我感觉已经在我们周边了,虽然还没有非常明显的到来,但是已经在我们周边了。”
远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蒋锡培:“我觉得通货膨胀离我们不远,因为现在这个经济确实向好的方向发展,增长速度这么快,后面的投入还这么大,周边的国家本身在不断的通胀,我们的压力非常大。”
有意思的是,国外投行的经济学家不约而同地认为当前通胀的压力其实并不大。
美林中国区行政总裁刘二飞:“有通胀的压力,但是我觉得还是在可控范围之内。”
记者:“就是通胀还没有到?”
刘二飞:“还没有到,局部上可能有,但是整体,作为一个经济来讲,我觉得通胀压力还不大。”
看来多数接受调查的经济界人士对通货膨胀的预期还是比较强烈的。
虽然,到十月份,我们的CPI增幅还是负值,但今年大幅增长的信贷规模,以及资产价格快速增长,一些行业产能过剩,都加强了人们对通胀的预期。那么在经济界人士看来,通过膨胀会在什么时间到来呢?
我们的第二个问题是,以目前的政策条件和经济发展情况来判断,您认为通胀何时来临?有42%的经济学家和企业家认为是明年下半年来临,有22%的被调查者认为现在通胀已经来临。另外有17%的被调查者认为通胀将在明年上半年来临。此外,还有9%的被调查者认为通胀会在后年来临,也有4%的人认为未来三年通胀都不会出现,有6%的被调查老师表示无法判断。
记者:“有什么证据表明,现在通胀已经来了?”
北京中坤投资集团董事长黄怒波说:“它有几个问题,一个是股市的上升,最主要是土地的价格、房地产的价格迅速上升,这导致一个现象就是可能在通胀的预期大家认为买房地产是最保值的,这是最普通的一个常识,所以我说现在通胀应该正在上行。”
相比企业家的悲观,大多数经济学家选择通胀将在明年下半年甚至近后年才会降临。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陈雨露说:“因为我们的统计数据显示,现在我们的CPI还是处于一个负增长的状态,而且到明年上半年才有可能由负变正,根据国际惯例来讲,这样的一个物价水平,很难说通货膨胀已经来临。”
而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陈东琪认为,近期内不会出现通胀。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所副院长、研究院陈东琪说:“那么随着经济的加快上行,CPI上行的压力也会增加,所以看时间段,未来几年的压力会大一些,第一个原因是我们的需求的形成,随着就业、收入的增长,需求的能力会增高;第二个是存货供给,慢慢地比去年比今年的消化多了,同时产生的释放也是在释放过程当中,所以供求关系会逐步发生一些变化,另一方面国际通货膨胀输入的压力,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强,所以看未来三五年的通胀,会比明年会大一些。”
通胀离我们有多远?中国经济将如何承受?
尽管我们宏观经济现在面临的通胀压力还不大,不过现在很多人都存在通胀预期,对老百姓来说,可能大家的感受更多来自于水电油气食品价格的上涨,对投资者来说,可能来自于股市楼市的走高,而对企业来说,可能来自于原材料成本的上升。
是啊,大家对通胀的预期,在不同的方面有不同的感受。那么,如果未来出现通货膨胀,最主要的诱因会是哪个呢?
我们的第三个问题是,如果通胀来临,您认为最主要的诱因可能是什么?77%的被调查者认为,是货币投放过多;此外约有10%的被调查者认为是境外输入;还有10%的被调查者认为是成本推动;另外有3%的被调查者认为是需求拉动。也就是说,绝大多数被调查者都认为货币投放过多是导致此次通胀出现的首要原因。
经济学家成思危说:“这是在虚拟经济高度发达的情况下,可能货币经济一时传导不到实体经济那去,传导到股市和房市里去了,那么股市、房市大量的吸收货币,就看不到实体经济的通货膨胀了,但是一旦股市、房市下跌,接受货币能力减弱,通货膨胀马上就会浮出水面。”
记者:“您觉得通胀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经济学家武吴敬琏说:“是因为票子攒多了,你联系到今年的货币发行数量,我不知道到十一月是什么情况,一到十月我们的广义货币和狭义货币都比去年增长了30%左右,M1是32%,M2是29点多,都是30%左右,就是说票子的数量,购买力的数量增长了30%左右,商品的供应数量,GDP的增长现在大概在8%左右,从这个对比来看,总需求是大大超过了总供给。”
不少专家认为,形成通胀的原因很复杂,是多重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过,如果追根溯源,今年天量的信贷规模对推动通胀形成,可能作用最为明显。
那么,到底是哪些经济现象释放出了通胀预期的信号呢?
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在即,未来一年中国经济的宏观政策总基调如何确定?《经济半小时》栏目在会议召开之前,对国内百名经济学家企业家展开问卷调查,主题就是通胀离我们还有多远?
这也是目前国内经济界最为关注的话题,因为如果出现通货膨胀,引发资产泡沫,将给中国经济走向复苏带来巨大难度。那么,目前到底是哪些方面释放出了通胀压力的信号?
我们的第四个调查问题是,您认为当前哪一个经济现象最能表明通胀的阴影,有43%的被调查者认为股市、楼市等资产价格疯涨最能表现通胀的显现;有31%的被调查者认为水电油汽及蔬菜、食用油价格普遍上涨反映了通胀压力;18%的被调查者认为答案是大宗商品价格持续高涨,8%的被调查者认为是热钱流入规模创历史新高。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陈雨露:“所以现在全国各地大规模的房地产投资,和居高不下的房地产价格,还有更加强烈的房地产价格继续上涨的预期,这是一个非常值得警惕的事情。”
美林中国区行政总裁刘二飞:“我觉得对老百姓,对通胀,对社会,影响最大的还是老百姓的柴米油盐,影响我们中国13亿人口,对他们影响最大的就是这些日用品,我想大宗商品肯定会传导过来。”
世界经济的发展规律证明,许多快速增长的经济体都必然伴生一定程度的通胀。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保8已无悬念,明年有望驶入更快的轨道。如果通胀来临,是否值得我们为此担心呢?于是我们向百名经济学家和企业家提出了第五个问题,预计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将保持在两位数,您认为明年哪一个通胀率是可以接受的,而不会对中国经济带来较大损害?结果有19%的被调查者认为通胀率在1%到3%之间是可以接受的,62%的被调查者认为在3%-5%之间是可以接受的,15%的被调查者认为在5%-7%之间可以接受,而有4%的被调查者认为能够接受7%-9%的通胀率。
经济学家成思危:“如果人民群众收入的增长超过了通货膨胀率,那这个通货膨胀并不会给人民群众带来实际的损失。”
记者:“您认为像3%—5%温和的通胀,实际上对经济是无害的。”
经济学家吴敬琏:“这是无害的,但是要稳定,不要大起大落。”
经济学家成思危:“5%以下的通货膨胀是可以接受的,但超过15%,那就是非常严重的。”
记者:“那我们会超过么?”
经济学家成思危:“从现在看,那还不会超过,这实际取决于我们各方面的政策,我个人希望明年能把通货膨胀控制在5%以下。”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赵锡军:“9%左右的经济增长速度,有一个3%—5%的CPI的上升,这在我们经济来讲,无论是从增长还是从就业还是从其他方面来讲,可能都是能够容忍的,当然了,你9%的增长,3%的CPI的涨幅这可能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搭配。”
就我们目前看来,通胀仅仅还是一个预期,但各种信号也在提醒我们,通胀的压力并没有消除,对预防通胀不能掉以轻心。
这也要求我们必须未雨绸缪,提早对通胀做好准备和防范,消除形成通胀预期的因素。不过,我们也很想知道,在目前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对通胀的承受能力到底会有多大?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对于中国经济目前的这么一个情况,绝大部分家庭脱离了基本的温饱的阶段,如果我们的物价和服务产品的价格有5%以下的上升的话,应该说绝大部分的家庭是有承受能力的。”
北京中坤投资集团董事长黄怒波:“明年有7%或5%左右的通胀增长还是能够接受的。”
尽管绝大数经济学家和企业家对于明年可能出现的温和通胀表示接受,但是如果通胀出现,它究竟是不是温和的呢?许多人可能还对90年代所出现的20%以上的通胀记忆犹新,那么这次通胀如果发生,它的最高峰值又会是多少呢?对于我们的第六个问题,15%的被调查者认为最高峰值会在5%以内;57%的被调查者认为最高通胀率将在5%-10%之间;有17%的被调查者认为,通胀率最高将达到10%-15%;还有11%的经济学家和企业认为通胀率有可能超过15%。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赵锡军:“尽管我这里选的说是5%—10%,但其实我心里也是打鼓的,市场里面有大部分的投机性的资金在里面,如果集中性的攻进某一点的话,那会带来巨大的冲击。”
记者:“那你最坏的预期可能会达到是多少?”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赵锡军:“这个很难说。”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黄益平:“明年物价还是会持续往上涨,它不会像过去是一个负增长,因为经济在反弹,因为成本在推动,因为我的资产价格的流动性对CPI 会一定的推动性,但是我觉得会是一个比较温和的通胀状况。”
截止12月4日下午四点,我们共收回了62份调查问券,还有数十份调查问券我们将在明天收回。明天的同一时间,我们将继续为您报道百名经济学家和企业家对于通胀的看法。明天的节目我们还将重点为您报道百名经济学家和企业家对于以下四个问题的看法:第一个问题是:当前我们最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防御通胀风险或者减轻通胀危害?选择答案包括:调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控制股市楼市等资产价格过快上涨;阻止热钱过快流入;控制物价普遍上涨。第二个问题是:对于当前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你认为应该如何调整?选择答案包括:维持不变;适当微调;较大幅度调整;应采取紧缩政策。第三个问题是:你认为应该在什么时候对当前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进行较大调整?选择答案包括:明年第四季度;明年第三季度;明年第二季度;明年第一季度;现在。第四个问题是:如果出现通胀,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最好的理财方式是什么?答案包括:投资房产;投资股票;购买黄金;购买保险和保值储蓄。欢迎你继续关注。
半小时观察:未雨绸缪 毋临渴而掘井
在11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对明年经济工作提出了5个更加注重,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更加注重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增强经济增长活力和动力,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更加注重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从这段表述里,我们可以看到决策层已经注意到现实经济所释放出的种种信号,将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保持实体经济的健康。只有一个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的中国经济才能真正抵御通胀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