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富二代”培训,一场奢华的梦? 广东顺德企业家呼吁政府出资培养“富二代”,引出“富二代”的前途问题。 “富二代”缺什么?缺富一代“那种敢闯的劲头磨炼出企业家的创业精神和魄力”,社会责任感的缺失也常被网友诟病。至于“与政府部门人员敬酒后就悄悄离开”,我看倒不是“缺乏相应的交际能力”,而是“志不在此”——宁愿 “选择自己想做的事业”,不愿委身这种应酬。 富一代所热望的,未必是富二代所想要的。虽然缺什么补什么,但豪产可以继承,豪情却不是办个手续就能交割转移的。每个人的成长经历,决定了他的社会历练、价值取向,可以培训出绅士风度,却不一定能培训出爱的风骨及商业精神。假如某“富二代”热爱书画,却硬要将他摁在企业家的龙椅上,不自如中,焉有心思投身企业的长远发展?只怕还会慨叹:愿来世不要生在富人家!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发展规律,不妨顺其自然。“富二代”可接班则接之,不可接,另觅贤能可也,捐给社会也行。指望政府支招,本身是不找市场找“市长”的旧思维,与富一代的开拓创新背道而驰。一哄而上的“培训”倒是乐了那些机构,成就他们的掘金梦。(据楚天都市报报道) “富二代”接班不只是教育问题 近年来许多高校以及教育培训机构瞄准了“富二代”教育市场,不断推出各式各样的培训课、培训班。输入关键词,在网络上可以搜索出成百上千条的招生信息,富二代教育市场可谓异常火爆。此类课程一般都是利用国内外顶级的师资和商界资源,采用导师制的培养方式,为企业培养明天的CEO。然而,此类培训课程的费用却动辄几万、十几万,部分培训机构和知名大学开出的培训费用竟达到一年30万元到50万元,令人咋舌。 “富二代”的天价培训虽然从表面看是一个教育方面的问题,背后却有着更为深厚和复杂的社会背景,牵扯出一个日渐突显的社会问题。随着企业开创者的日渐老去,“富二代”接班问题就摆在面前。据了解,目前江苏、浙江、福建以及广东沿海发达城市的民企老板对下一代的教育需求相似,都在为企业的后备接班人乏力感到担忧。然而,当这种需求成为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时,就不仅关系到个别家族企业的传承、富二代接班,更是一个社会与经济问题。 旺盛的需求必然催生供给市场的繁荣,近几年来部分高校以及培训机构纷纷瞄准“富二代”教育市场便是如此。稍加留意不难发现,这些培训中,多数教育都是冲着“接班”、冲着“CEO”去的。富二代教育难道要“以CEO为本”?这显然有违“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要知道,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做CEO,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当好CEO,重要的是真正以孩子为本,根据孩子的天性、兴趣、爱好等加以培养。否则结果很可能适得其反。历史上这方面的经验教训太多太多,不妨更多地借鉴。 无论是企业开创者对接班问题的担忧,对富二代天价教育的热衷,还是地方政府要出钱培养“富二代”,都折射出一个更大的市场环境问题。当前,一个良好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大环境相对不成熟,在经理人市场、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尚需完善。这方面的不足和缺失,实质上是这些企业的开创者们不得不大规模地寻求“富二代”CEO教育并接班的深层原因。 说到底,“富二代”接班问题,不单纯是一个教育问题,若只在教育领域里寻求解决之道,即使教育再“天价”也解决不了问题,反而可能因为“以CEO为本”而背离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向。教育是一个方面,但更需整体提高市场经营环境、公司治理水平等,只有这样“富几代”接班才不至于总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教育领域也会少许多急功近利、盲目迎合的浮躁与喧嚣。(据光明日报报道) 莫标签化“富二代” 针对“富二代”培训班现象,上海社科院青少所所长杨雄表示,自己前不久应邀参加了一个关于“富二代”犯罪研讨会,当时,他就提出不应把“富二代”标签化,尤其不能把“富二代”简单等同于“纨绔子弟”。数据表明,大部分“富二代”遵纪守法、积极向上、生活低调。据上海监察机关未检处统计,目前青少年犯罪中来沪青少年占60%—70%,“富二代”犯罪几乎很少。 对于富二代的培训,杨雄持赞成态度,但他认为还应该加强思想训练。发达国家时下流行一个词“YAMNS”,意思是“年轻、富有,但为人低调”。对这个词的解释是“年龄在20—40岁之间的财富新贵,生活朴素且关注环保,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杨雄说,目前,欧美私人银行正在运作成熟的“富二代”财富教育活动,让那些富人经常鼓励子女参加慈善义工、环保工作等,这值得借鉴。而从长远看来,我们应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支持体系,尤其要使“富二代”通过实践磨练,积累经验,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将他们培养成合格接班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