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报全文检索    版式检索 新闻中心 > 正文

防甲流商品泛滥 警惕"道德甲流"更凶猛

1
青岛新闻网 2009-11-25 17:42:11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甲型H1N1流感是继非典以后的又一次大面积传播的传染性疾病,但是这一次不仅考验着政府的公信力,也考验着社会的公信力与诚信。我们欣慰地看到政府和各级部门组织采取各种措施积极领导百姓抵抗“甲流”。然而,在此过程中暗涌的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却是令人痛心甚至不齿。

    在古罗马,“囤积居奇”被认为是一种最不道德的行为,严重者将被处以绞刑。试问那些大发“甲流财”的老板们,这钱儿咋就能赚得心安理得

?媒体报道称,晋浙煤老板“炒大蒜”致价格暴涨40倍。在著名的“大蒜之乡”山东省金乡县,银行的款都被提光了。大蒜交易市场一天的交易额就高达数亿元。

    据记者调查,蒜农每亩大蒜也就收益1000块钱。大蒜上涨真正的受益者是中间商、批发商和有自己生产基地的大企业。与此同时,超市里的大蒜也被卖到了8元钱一斤,百姓怨声四起。

    其他一些能与“防甲流”沾上边的商品也在跟着走俏。在淘宝网上,甚至连牛肉干和地瓜干也被标上了“防甲流”的标签。

    但专家认为,网上叫卖的所谓防甲流产品,不仅功效缺乏权威认证,而且无品质保证,市民购买时需谨慎,以免盲目用药。

    “防甲流口罩”见光死。前些日子,一则防甲流口罩在天津研制成功的消息刚刚宣布,国家流感中心主任舒跃龙便表示,这款口罩并未报国家流感中心检测,他们也没有检测过这款防甲流口罩。卫生部官员也表示,防甲流口罩并无显著功效,普通合格的医用口罩即可满足个人防护需求。

    警惕“道德甲流”的蔓延。不必讳言,任何一次公共安全危机,客观上都会成为相关企业的一种商机。譬如“防甲流口罩”就是一个极好的卖点。据悉,报道出来后,几乎所有药店都在关注“防甲流口罩”,印证了它的市场价值。但无论从社会责任还是企业责任上说,企业的商机都应该建立在尊重而不是欺骗消费者的基础上。

    甲流疫情不仅考验着我们的公共卫生防控体系,同时也在拷问着权力冲动和社会公平,一些潜规则似乎并不因为我们面临着共同的敌人而缺席。

    近日,卫生部门向公众推荐了几种预防甲流的中药药方,某卫生院居然强迫群众购买自己配制的中药,当地学生如果不买,连校门都进不去。与此对应的是,北京市拟在保证重点人群优先接种的基础上,将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接种人群扩大到所有本市居民,此举被网民质疑为对非京籍市民有失公平。

    甲流卷土重来,正在又一次发飙。在此关键之时,天津这家企业宣布其研制成功防甲流专用口罩,声称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抑制率达92%。消息一发布,很快就有药店与其洽谈,其中活性炭口罩售价高达10元到12元,市场销售价格将定在15元以上。

    戳穿“神化口罩”非常需要,但可不能戳穿为止,戳穿了事,还要予以追责。这也告诫广大民众,不要轻信企业自行发布新产品研制成功消息,特别是应对公共事件的用品,应该由政府部门出面发布,政府部门在发布前要做好产品审查鉴定,以对民众负责。

    借光甲流,研究新项目,开发新产品,无疑是助推卫生防疫,造福大众百姓。可是,无论是研制新型防疫用品,还是报道传播,都需要科学的精神、务实的态度,来不得半点“赶时髦”,容不得一丝华而不实,哗众取宠,更不该趁“甲”扬名图利。(张国勇)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海关公务员自述:手捧“金饭碗”的无奈(图)
下一篇: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