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报全文检索    版式检索 新闻中心> 专题> 时政类 > 正文

管华诗和他的海洋药物

1
海奥网 2009-11-24 09:02:52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随着人类医药知识的积累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在20世纪上半叶,许多曾对人类构成了致命危害的疾病都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脑血栓、脑梗塞、冠心病等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以及癌症、艾滋病等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却又紧紧困扰了人们。如何更好地使人类摆脱病魔的威胁,每一位科学工作者都在不懈的探索。

    与传统的从陆地上找治疗方案不同,中国海洋大学的管华诗院士目光对准了 海洋,从海洋里找药物,

相继研制出了我国首创海洋新药抗心脑血管疾病PSS、降脂新药甘糖酯、保肝抗癌的海里特等一些列海洋药物,为患者祛除了病痛,并掀开了我国海洋药物研究的序幕,开创了我国一门新的学科——现代海洋药物学。

    一 曾经是门外汉

    管华诗1959年考入山东海洋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前身)水产品加工专业时,距他自己创建的海洋药物专业还有几十年的时间要等待。水产品加工专业综合方向上虽然有水产药物这项内容,但它毕竟与药物学研究大不相同。隔行如隔山,研制海洋药物,对管华诗来说既是个全新的领域,又是个巨大的挑战。

    1979年的一天,管华诗正在实验室做实验,为了降低硫酸钡制剂的粘稠度,他试了很多办法,但是都不奏效。怎么办呢?管华诗随手加了一点从海藻中提取的分散剂。奇迹出现了,粘结现象瞬间消失。这个偶然的化学现象极大的触动了管华诗:能解决硫酸钡的粘结现象,是否也可以解决心脑血管疾病中血液粘稠的问题呢?能不能把这种高效能的、来自海洋的生物活性制品加工研制成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新药呢?一个大胆的设想在管华诗头脑中生成:向海洋要宝,研制海洋药物。

    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药物宝库。在海洋生物体内合成的化合物,很多对人及其他动物的代谢过程有活性作用,不少活性物质既可制成抗肿瘤、抗病毒、抗心脑血管疾病、抗衰老及消炎镇痛的高效药物,也可开发成强身健体并有一定辅助疗效的功能食品。另外,由于海洋生物气息的独特生活环境,因而常含有陆地生物没有的成份,其化学结构独特,功能特异。这样,若制成海洋药物,就成为防治威胁人类健康的疑难杂症的希望所在。

    想法归想法,对于医学,管华诗到底是个门外汉。虽然自己曾经参加过褐藻酸钠代血浆的研制,了解一点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的知识;虽然民间也有用海带水浸液饮服防治高血压病的传统方法,但是科学研究不同于大胆假设。管华诗首先要做的就是咨询医学专家,青医附院、海军401医院的老专家、老教授给了他极大的支持和鼓励。有了专家的支持,管华诗坚定了研制海洋药物的决心,从头开始学习医药学知识。

    20世纪70年代末,不仅国内没有人进行过任何海洋药物的研究,就连西方发达国家还在探索过程中。困难是巨大的,但管华诗毫不退缩。缺仪器、缺设备,就想办法自己解决;有些问题国内无法解决,就与国外合作;需要多学科、多部门、多层次协作,就积极向国内同行寻求支持,联合攻关。

    1979年——1982年,只用了三年多的时间,管华诗和他的课题组就成功研制出海洋新药PSS,并进入临床应用。1982年——1985年,经270余例临床应用研究结果表明,藻酸双酯钠 PSS是目前治疗高凝性疾病较为理想的一种海洋新药。治疗脑梗塞总有效率92.27%,治疗高原地区高凝性疾病显效率78.57%。长期临床服用,未发现毒副作用。

    管华诗的海洋药物成功了!他不但开辟了一个新的海洋学科研究领域,而且实现了抗癌治癌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医药行业由陆地生物制药到海洋生物治药的重大转型,带动了我国海洋药物这一新兴学科和新兴产业的兴起,从而使得中国的海洋药物研究和海洋资源利用与国际先进水平一下子缩短了距离,在这个领域我们可以与国外同行进行平等的对话。

    PSS抗心血管新药经过多年的用药实践,现在已经成为全国乃至世界许多国家药店和医院的常备药和非处方药,造福了数以万计的患者。如已故的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新凤霞,因患脑血栓偏瘫10余载,虽然在国内广觅良药,但终不见效。偶得新药PSS,连服数月,竟奇迹般走下床来。

    靠着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对事业执著追求的精神,管华诗带领课题组又先后完成了甘糖酯和海力特等新药的研究,完成了东海三豪、海利心藻维微胶囊等保健食品的研制和开发;“九五”期间,主持研制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艾滋病海洋药物“聚甘古酯”、抗脑缺血海洋新药“D-聚甘酯”、抗动脉粥样硬化海洋新药“几丁糖酯”,目前已进入二期临床研究阶段。

    二 厕所也成了实验室

    管华诗的海洋药物研究充满了挑战。70年代末国内不仅没有任何技术可借鉴,而且连实验条件都很差。1980年,管华诗在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了我国高校最早的海洋药物研究室。说起来是个实验室,其实是由不足20平方的厕所改造而成。研究室被紧挨着的楼房和高大的院墙四面包围,又毗邻一间厕所,冬天还好说,到了夏天,空气更是污浊不堪。

    实验室虽然建了起来,但当时由于缺少资金,他们总共的科研经费只有2000元。就靠这2000元,他们选择了ps型胃肠双重造影硫酸钡的研究和降糖素的研究等课题。白天上班、开会、出差、给学生上课,晚上十点以后进实验室,连续进行“车轮战”,没有休息,寒暑假也都在那个厕所改成的实验室里度过。

    管华诗的实验经常充满不可预测的危险。一次做合成实验,320℃恒高温的油浴反应釜意外发生爆炸。滚烫的热油喷迸而出,巨大的压强和滚烫的热度足以将人体穿透和烧焦。管华诗万幸站在爆炸扇面唯一的死角,热油从他边擦着过去。

    像这种惊险,管华诗经历过不止一次。然而无论多么艰苦复杂、多么危险重重,他都毫不动摇。一分汗水,一分收获。管华诗和他的课题组凭借着自己的不懈努力取得了成功。1987年,新药PSS以其独特的结构、优良的性能、丰富的药源、简便的工艺、低廉的价格,赢得了国际荣誉,荣获南斯拉夫国际发明展览会金牌奖。1992年,山东省委、省政府对在开发应用技术成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管华诗予以重奖。1995年5月,因为在学术上的巨大成就,因为为社会做出的巨大贡献,以及开创了我国新兴的海洋药物事业,管华诗当之无愧地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三 走产学研结合道路

    科研要造福于社会,科研成果要转化为生产力,这是管华诗从开始搞海洋药物研究就下定决心要走的走产学研结合道路。

    为了研制PSS,为了能使研究出来的成果真正实现产业化,管华诗的海洋药物研究所与青岛第三制药厂、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等制药厂、医疗单位达成了共同开发研究新药PSS的意向,并形成了一个由高校海洋药物研究室研究人员、制药厂工程技术人员、医疗单位专家组成的“六人小组”。PSS研制成功投入生产后,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已创造产值超过35亿元。

    80年代以后,运用高科技开发海洋药物已成为世人瞩目的重大课题,但真正投放市场用于临床的却很少,原因在于工程化研究薄弱限制了海洋药物产业化的进程。管华诗决心靠自己的力量建立一座专门的海洋药物制药厂,这就是坐落于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青岛华海制药厂,这是我国唯一集科研、开发、生产于一体的现代化医药企业。从1993年开工建设,该产已经拥有固定资产5000万元,主要生产国家级首创海洋药物藻酸双酯钠PSS、国家专利产品甘糖酯等。已经有4个海洋药物和5个生物工程制品投放市场。

    由于管华诗他们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和产学研一体化的成功实践,在他和助手们的努力下,1996年1月,以青岛海洋大学的海洋药物研究所及华海制药厂为技术依托,率先组建了山东省海洋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之后,在此中心基础上,经国家科技部批准,建成了我国第一个海洋药物工程化、产业化的中试基地——国家海洋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自国家实行首席科学家制度以来,管华诗主持的这个研究中心已经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所开发的产品也产生了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显示出明显的学科优势及广阔的发展前景,成为中国海洋制药方面的研究基地。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冯士筰院士和他的物理海洋研究
下一篇:高从堦:向大海要水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