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报全文检索    版式检索 新闻中心> 半岛网闻 > 正文

维和队员返青讲述难忘经历:他们最天使(组图)

1
青岛新闻网 2009-11-20 06:26:41 青岛早报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屈岚博士(右)在整理药品

    张立新护士长(右)和莱伟伟照料病人

    室外一站蚊虫扑上

    “我们的任务区驻地瓦乌是西扎加勒河州的州府,放眼望去全是茅草屋,也看不到一点儿柏油马路,全是红土路,大都布满了弹坑。”维和队员王军告诉记者,那里只有旱季和雨季,旱季风沙漫天,气温近50℃,雨季洪水成灾,天天瓢泼大雨。瓦乌气候炎热潮湿,蛇蝎蚊虫非常多,维和官兵曾经

在菜园浇水时误把伏在地上的毒蛇当成绳子抓在手里,曾经在值班室关窗时差点被紧贴在窗外墙上的毒蛇咬伤了手,曾经在一场大雨后在不过几平方米的岗楼周围一连逮了15只大毒蝎。“站在室外几分钟,你的脑袋就会被蚊虫团团包围。”王军说,疟疾是当地的高发病,为了防止蚊虫传播疟疾,他们必须在烈日下穿着长袖迷彩服、房间内是不散的蚊香和杀虫剂的刺鼻气味,而每两周就要吃一次抗疟药,药物的多种副作用让他们吃了不少苦头,吃完药后,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感到头晕、头痛、恶心、脸发麻,有的还拉肚子、食欲下降。

    营房外遍地是地雷

    维和队员工作和生活的地方是一片有两个半足球场大小的独立区域,营房是简易搭建的板房,土墙、铁丝网和四角高处架设的机枪,构筑着这里的安全防线。而在这之外,危险无处不在。

    瓦乌曾是苏丹最大的反政府武装集聚地,大街上经常看到携带武器的武装人员,在整个维和期内,6名维和队员都没有到过近在咫尺的瓦乌市区看一眼,而所有需要外出执行任务的官兵,每次都是结队而行,必须有干部带车,防弹衣、钢盔、枪支,一件都不能少。

    多年的内战使大量的武器流落苏丹民间,100万枚埋在地下的地雷,对维和官兵的安全构成一定威胁,仅有的几米宽道路也是维和部队进驻后刚刚排完雷开辟出来的。大量的地雷警示牌树立在各条道路最醒目的地方。道路以外的地方是恐怖的骷髅头标志,提醒人们可能有地雷。

    医生当起临时园丁

    在任务区,由于联合国后勤供应链周期长,每次领到的蔬菜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腐烂变质,能够吃上新鲜蔬菜成了大家的“奢望”。不管是维和部队的哪个宿舍,哪怕是仅有一元钱硬币那么大小的西红柿,都会相应地平均分成几份,每个人都尝尝。为了解决吃菜问题,一批“种菜生产员”应运而生,放射科医生刘健就是其中的一员。

    在维和医疗队的生活区,一大块郁郁葱葱的菜园与周边的红土地形成鲜明对比。除了筹建医疗队的放射科,刘健医生的另一项任务就是负责医疗队菜园的管理。刘医生早晚都蹲在了菜园里。为了种好“责任田”,他从网上下载了大量有关种植蔬菜的资料,自己摸索着开始育苗,在细心的呵护和耐心的等待下,第一棵南瓜苗终于从泥土中顽强地探出了“小脑袋”,然后是第二棵、第三棵……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交警再掀严打风暴 全市设点70处查酒司机(图)
下一篇:探访青岛大山看守所 揭开一个死缓犯监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