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报全文检索    版式检索 新闻中心> 国内国际 > 正文

爱情超市未婚者被摆上货架 对象任意挑(图)

1
青岛新闻网 2009-11-18 15:54:38 北京科技报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相亲消费券”,持券者可用其参加指定的相亲大会

    11月11日,京城首家“爱情超市”现身西直门西环广场T2座的11层。整齐的货架上,摆放着许多单身男女的相框,相框里有他们的照片、年龄、职业、收入等信息。

    记者了解到,爱情超市是一家名为“我在找你”的征婚网站推出的婚恋新方式。目前超市内可供选择的“对象”一共有500多人,男女各占一半。加入其中很简单,你只须提供自己的基本

信息,并交纳20元人民币的资料制作工本费,就可以“上架”了。

    逛超市是不用花钱的,如果你“相中”了某人,可以立刻求助超市内的“爱情顾问”,他们很乐意为你牵线搭桥:一方面你同样要交纳20元工本费,制作个人信息,由他们核实并转交给你希望约见的人;另一方面,如果对方同意见面,他们会帮忙交换男女双方的联系方式,或为二人约定具体的时间、地点。

    “我在找你”征婚网的负责人张颖告诉《北京科技报》,“爱情超市”是在探索一种全新的“相亲方式”。因为传统的“相亲”,往往是在男女双方并不十分了解对方的情况下,就被亲友撮合见面,多数都颇为尴尬。而如果你身处在便利店一样的氛围中,考虑“终身大事”就比较轻松了,你可以直接看到对方的相貌等基本信息,充分比较挑选。

    中国新闻社日前发布消息称,北京现有超过50万名年轻女性尚未找到归宿,她们都已过了25岁这个中国传统的结婚年龄,而“剩男”人数更是“剩女”的1.5倍,且目前状况有增无减,呈现“滚雪球”之势。

    那么现有的相亲方式,都在各自发挥多大的作用?而“爱情超市”又能否出奇制胜呢?根据我国专业咨询机构——艾瑞市场咨询中心发布的《中国网上婚恋交友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06年我国网上婚恋交友市场规模达到1.75亿元,预测到2010年,将扩大到1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4.7%。

    然而,婚恋网站所针对的用户群,主要是那些人际交往面窄,平时工作繁忙,周边亦没有合适伴侣的人。根据艾瑞调查,尽管39%的人认可网恋的浪漫性,但虚拟界面的信息真实性,一直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比如有人明明已婚,却在网上说自己未婚;还有人已年届40,却谎报才20多岁。由于此类事件层出不穷,很多人即使注册了网络交友会员,却难以100%信任对方,始终找不到合适的伴侣。

    张颖告诉记者,为了规避这一漏洞,加入“爱情超市”的会员都需要亲自参加“面试”,直到提供的信息被逐一审核通过后,才会“上架”公之于众。比如,有的会员说自己是硕士毕业,有车有房,那就必须要出示身份证、学历证明、驾照、房本等相关证明。“超市”工作人员在审核后,还会保留一份复印件存底。不过也有一种例外,如果你认为上述信息纯属个人隐私,不愿意被“超市”一一过目,那么在“上架”后,工作人员会标明你的资料未经审核,提醒“顾客”注意。

    除了交友网站,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借助电视台的相亲栏目,把自己的信息昭示天下,“撒大网”找对象。比如北京电视台的《生活秀》和《选择》栏目,由于影音结合,提供了大量而全面的信息,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人们的“不信任感”。

    一般来说,选择这种方式的人大多态度真诚,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在镜头前暴露自己。“爱情超市”刚好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公开一部分真实信息,但却又将传播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更加容易被人接受。

    不过张颖同时告诉记者,即便在“爱情顾问”的牵引下,彼此认可条件的男女双方达成会面,却也并非就能“一见钟情”。“有时我们都觉得很般配的两个人,就是成不了。这其中可能有性格因素,也有可能是误会所致。”比如有个女孩子,因为觉得男生在初次见面时的着装太过随意,认为他并不重视这次约会,打的印象分很低。但事实上,那个男生当天刚和朋友打过球,于是就一身运动装亮相。

    “由于起初并不熟稔,当事人很可能会隐瞒自己的不满情绪,结果点滴小事就可能导致二人失之交臂。为尽量减少这种遗憾,我们会派遣专门顾问对两人的相处进行追踪,了解两人的真实想法,帮他们打开心结,尽可能提升成功率。”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奥巴马今日访华最后一天 将会见温家宝游长城
下一篇:9成网友自称麦兜族 工作买房难贫穷世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