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报全文检索    版式检索 新闻中心> 半岛网闻 > 正文

打造核心中央智力岛 青岛高新区雏形初现(图)

1
青岛新闻网 2009-11-18 06:10:00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青岛高新区效果图

高新区施工现场

昔日盐碱地,如今绿草如茵

    青岛新闻网11月18日讯 昔日盐碱地,今朝变桑田,青岛高新区正以“敢叫日月换新颜”的气概书写又一个创业传奇。近日,记者走进青岛高新区,建筑工地机器轰鸣,运输卡车来往穿梭,工人们顶着严寒加班加点,挥汗如雨。眼前,一条条道路通向远方,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据青岛高新区工委副书记、管委副主任张斌介

绍,从今年4月中旬到10月底,青岛高新区完成了约12平方公里的土地回填、吹填,修建了46公里园区道路,铺设24公里综合管沟,同时还塑造了240万平方米水系景观,建成18万平方米配套设施主体建筑……一连串数字说明,经过200天的艰苦奋战,一个全新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正迅速崛起,胶州湾北部园区雏形已现。

    盐碱地上崛起新园区

    张斌告诉记者,现在的青岛高新区胶州湾北部园区,已不是旧时摸样。高新区所在的区域,以前是一片滩涂,长满野草、遍地淤泥。冬天时,寒风刺骨,气温比市区低2-3度。但是,这一区域位居胶州湾北部,南接青岛港北靠内陆,周边交通便利,非常适合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今年4月15日,青岛高新区工委、管委排除万难,下达了“双百日会战”任务。从那一刻起,青岛高新区插上了腾飞的双翼,迈上了高速发展的轨道。

    由于胶州湾北部区域地势低洼,平均标高在-1到1.5米之间,且淤泥层较厚。按照规定,经过回填、吹填,整理形成的场区土地标高要达到4米。为了高品质完成建设任务,新园区的建设者结合实际,改进工艺与时间赛跑。

     高新区公用事业服务中心环卫绿化部部长肖仲鸣告诉记者,在建设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对盐碱地进行排碱,再从胶州湾海底运来“健康”的土壤回填、吹填。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采取国家专利技术——高真空几密法进行处理,目前已处理面积约43万平米,比传统工法节约投资约30%,工期缩短了近一半。同时,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建设部门要求回填的土壤每车必须“体检”,不符合规定的,一律不用。

    目前为止,高新区约12平方公里高品质建设用地已经平整完成,8个招商引资落地项目已经开工建设。另据统计,“双百日会战”开始以来,高新区共完成回填工程8.33平方公里。吹填工程完成1153万方,吹填土地3.3平方公里,为园区后续发展奠定高标准基础。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上车拥挤扒手最乐 30路总站狂挤再被曝光(图)
下一篇:女孩取款中6刀案告破 嫌犯为求刺激抢钱(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