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奥视点】 昨天,青岛新闻网青岛论坛有两个帖子异常火,一个是《202路车上的小伙子,你为什么不让座?》,跟帖达10页之多;另一 两个帖子,其一讲述了网友昨日坐车时为一个手拎芹菜的老人让座,但老人并无感谢之意,下车时也没有把位子先让给她,使他非常不悦;另一帖中说,一个年轻人面对70多岁的老婆婆,硬是坐在位子上丝毫未动,直到下车。 公交车上为老人、孕妇或其他需要帮助的人让座,对多数年轻人来说,本是举手之劳,也合乎常理。但为什么这么一个看似合乎常理的话题却能吸引这么多网友的关注和跟帖?不仅如此,近年关于“公车让座”话题在其他地方也争论不断,甚至因此引出不少纠纷。比如,猫扑网上曾一度热炒的,某20多女孩不愿给80岁老人让座,面对众人指责,在公车上大闹一个多小时;再比如,南京某女孩因未给身边孕妇让座,其照片被人拍下贴到论坛,从而引发了关于道德和隐私的种种争论。 有网友说,“有些老人上车时比年轻人都能抢,排队买菜时一站就是一两个小时,根本不需要让座。”“我们年轻人每天上班加班累的要命,好不容易有个座位,凭什么让给他们?”还有人号召,老年人不要专门赶到上下班时间出行,对自己身体不利,和劳累一天的年轻人抢座位也不好。面对这些现象,部分网友把这些老人归结为“倚老卖老,不值得让座。” 当然也有非常反对这种看法的。记者把这两个帖子中跟帖的回复粗略整理了一下,发现支持给老人们让座的网友还是占多数。“谁家没有老人,谁又能不变老,应该相互理解一下,老人也有自己的难处。”“不管老人会不会说声谢谢,我们都应该主动让座,不是为了什么回报才去让座的。” 在这个问题上,记者同意发帖人“谜语”的观点。公车作为公共资源,每个人都享有使用的权利。当出现需求不足时,社会公德就应该发挥一定的作用。“倚老卖老”的现象并不是不存在,但毕竟是少数,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因此放弃了“尊老爱幼”的美德。 记者多次在公车上遇到这样的情况,年轻人要给老人让座,老人非常客气的拒绝了,说自己还年轻呢,身体很好,你们年轻人工作一天要休息休息的。有的老人在下车前,老远也要把让座给自己的年轻人拉过来坐下,三番五次的表示感谢。还有的年轻人看老人不好意思坐,推来推去也要“硬”把老人扶到位子上。这样的礼让和相互尊重必定会在彼此心里留下久久的温暖,那是种再辛苦工作赚多少钱都买不来的尊重和关爱。面对这种温暖,岂是因为少一句“谢谢”就拒绝得了的吗? 为了更好地鼓励“公车让座”之风,已经有很多城市因此设立了“让座日”。北京将每月的22日设立为“让座日”,沈阳将每月17日设为“让座日”。青岛作为一座“微尘”城市,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互助之情曾深深地感染过大家,想必,不需要一个专属的“让座日”提醒了。是从什么时候,让座也变成我们“斤斤计较”的理由了?(青岛新闻网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