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丽 8日,刚刚度过第十个记者节。当然这是一个不放假的节日,拜各位辛勤工作的同行所赐,让我们见识到了“话语的力量”。举一个最近的例子,华商报8日消息,郑州市财政局一处长面对记者就养犬办资金采访时质问:“你是不是党员?”该事件被报道后,引起了郑州市市长高度重视并作出批示。 近来,这类关于“官腔”的新闻已经屡见不鲜。事情的发展基本上遵循以下脉络:民众反映——记者采访——官 基本上,在逯军同志被处理的同时,困扰当地百姓的经适房改建别墅的问题也获得了相应的解决。此后,官腔不断涌现:“拉屎要不要通知你?”、“我是管文化的,你敢在新华网曝光,我就叫它关闭”、“这个事我不好说的再细”、“你们中央台的记者管的也太多了吧?”凡此种种,倒是符合“没有最牛只有更牛”的逻辑。 是不是以前就没有官腔呢?显然不是。如今这些由于媒体曝光而迅速风传的剽悍语言,其由来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而官员们敢于在接受采访时,面对着将向广大群众传递信息的记者大放厥词,这种有恃无恐的心态不是一天炼成的。鉴于每句官腔出炉之后都有相应的评论,在此我们不再赘言。 我们要关注的问题是,假如官员们今后都学了乖,面对媒体时都谨言慎行,媒体再也无法通过“官腔”来吸引眼球了,会怎么样?显然,前述的“脉络”将无法构成,事情也就不会引发领导重视。而众所周知的是,领导不重视的事情,解决起来当然就没那么痛快、彻底。仅就新闻本身而言,“官腔”构成了新闻点。但对老百姓来说,“官腔”的剽悍程度不是关键,最后把问题解决了才是最要紧的。可现在的荒诞之处在于,解决问题的力度越来越多的取决于“官腔”的剽悍程度。而剽悍的“官腔”如何炼成?恐怕解决问题的成本最终还是要还原到百姓身上。因为他们必须付出长期的忍耐和顺从,以“量变积累质变”造就那些剽悍的“官腔”。难道,没有人觉得这代价太大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