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11月4日报道 “取水如取命,天理难容”。贵州省思南县杨家坳乡下官阡村路口,标语下聚集着众多村民,试图阻止乡政府在该村实行的引水工程,认为这将使村里水源枯竭。一边是意志坚决,誓死保卫水源的村民,一边是志在必得,决意开拓水源的乡政府,双方剑拔弩张,冲突眼看就要升级。这时,网上一篇帖子使得这一事件悄然改变了发展轨迹,并于近日得到解决:乡政府表示放弃该工程,重新寻找水源。 是 一个求助的热帖 10月21日,天涯社区出现一则帖子《乡政府官员要喝干灌溉水源,近千村民面临绝收》,引起网民关注。 文中写道,黔东北铜仁地区西部的小山村——杨家坳乡下官阡,村寨的半山腰有一个终年水流不断的水洞。千百年来,周围几个村庄的田地灌溉都依靠这个水洞口的水源,灌溉面积超过1500亩,也包括人畜饮用水。 近日,杨家坳乡政府为解决乡镇饮水困难,决定从水洞口引水,实施乡集镇饮水安全工程项目。此举引发村民极大不满,认为这将影响村里的农田灌溉,也会造成村民饮水困难。“水洞口的水,对杨家坳乡政府而言,也许只是自动马桶的方便卫生,广场喷泉的绚彩多姿,可对于它所世代哺育的村民,却可能意味着襁褓前的乳汁、书包里的午饭、病榻旁的药汤。” 该帖作者“响水洞听洞水响”用照片展示了下官阡村正面临的危机,向网民求助:“善良的人们呀,请你们给无助的下官阡、小泥溪、黎家寨等村民出出主意,应该怎么办,才能让他们的基本生存权利不受侵害,他们世代耕种的良田不会荒芜,他们的兄弟姐妹不要因此而流离失所、背井离乡。” 有网友看完帖后问:“又是贵州,这个地方离瓮安有多远?” 发帖者回应说:“离瓮安不太远,家乡的人不希望出现瓮安的局面,那样会两败俱伤,只希望能有地方可以阻止乡政府的野蛮行径。但如果形势所迫,将会不得不走上那条路。村民们发誓:要用生命捍卫水洞口!” 有网友建议村民直接向县、地区及省政府网站写信反映此事,但作者说已经“给省长信箱、地区专员信箱都发过内容,没有应答”。 政府网上回应,村民逐条反驳 10月23日,杨家坳乡人民政府在网上作出回应称,乡集镇饮水安全工程项目的实施,是为了解决街道居民和中、小学学生和教师的安全用水困难的问题,力图改变落后的状况,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乡政府根据“充分、合理、有效利用水资源”的原则,并经省、地、县相关部门进行实地考察、科学测算和论证,下官阡水洞口水源水质较好,水量充足、稳定、可靠。该水源的利用率达不到10%,多余的水资源已白白浪费掉,没被利用。将多余的水资源引至乡集镇解决人畜饮水安全的困难,是在充分、合理、有效利用该水资源,提高其综合利用价值。 乡政府强调这是“一项顺民意、合民情,促发展的民心工程”,政府是在集中精力为地方搞建设,是在科学合理利用水资源,并不是乡政府的干部要抢群众的水喝,只是与一部分人的愚昧、落后、保守思想相违背。 但原帖作者“响水洞听洞水响”很快作出回应,对此逐条进行批驳。“‘为群众修建高位蓄水池,架设供水管,新修和改造城头盖水库至水洞口的引水渠道’,让村民从几里外的水库取水,好比从饥肠辘辘的人手中抢走馒头,然后告诉他,百里之外有一桌丰盛的午餐在等着他。到过贵州的人都知道,贵州山区大部分是多沟壑、易渗漏的喀斯特地形,不要说几里,就是几十米,对于务农为生、没有任何工程机械设备和技术的村民来说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还有,今年这几个水库放水是在什么时候?收割前还是收割后?在水稻收割之后放水,为谁放的水?对农民百姓还有什么意义?15元/小时的价格,在如此偏僻落后的地区,哪个百姓能用得起如此昂贵的水去灌溉大面积的农田?……” 有人回帖,补充说明村民不信任乡政府的另一理由,是吸取附近村庄“秦家”的前车之鉴:当初乡政府截取秦家灌溉水源时,承诺以后南丫口水库将优先送到秦家,以补偿秦家失去水源后的困难。可如今,秦家的大部分稻田已经因缺水而无法再种植水稻,就连原水源地附近的田地,都已改种其他作物。“这对以种水稻为生的南方农民,无疑是釜底抽薪。乡政府的信用就是在这样一次次的谎言中破灭,下官阡的水洞口,只怕会重蹈覆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