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报全文检索    版式检索 新闻中心 > 正文

警惕利益集团对民生承受力的裹胁

1
青岛新闻网 2009-10-26 14:25:43 中华工商时报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在北京召开的环球国际(2009秋季)论坛上,部分国内专家表示,由于水资源成本上升,中国城市自来水价格面临上涨趋势。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司副司长贾峰则认为,作为生活必需品,水价不能过高,因此应将自来水使用分为生存需要和消费需要,施行阶段性定价,对生存必需量以内的水实行低价格,而提高超出部分的水价,这样既保障市民生活需要,也能减少浪费。

    贾峰还认为,水价的定价应该公开透明,价格调整后应

对新水价实行为期数月的试用期,试用期结束后让公众听证会决定水价调整的方向及幅度是否合理,防止水价变动成为少数人谋利的工具。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当下的水价上涨风潮?又该如何理性审视“防止水价变动成为少数人谋利的工具”?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而对这些问题的厘清,关乎我们能否走出水价上涨的怪圈,关乎公众的民生利益能否得到切实维护。

    应看到的事实是,所有关乎民生的涨价都有一个道貌岸然的“通行证”:节约。如电涨价是为了节约用电,煤涨价是节约用煤,水涨价是节约用水等。但是,深层次分析,可以发现,每一个关乎民生问题的背后,都能看出一些部门利益和特殊利益集团的争夺。

    是不是只有涨价,才能让城市的供水系统正常运行?是不是只有涨价,才能让供水企业扭亏为盈?是不是只有涨价,才能让人们喝上干净的水?这些问题的回答,不但关系到改革成本的承担者问题,就是说,不能总让老百姓成为改革代价的承担者,而且还关系到整个社会和公众的民生承受力能否得到保护的问题。即我们要警惕特殊利益部门和集团对公众民生承受力的裹胁和维护。

    不过,可怕的是,在各种各样的涨价风潮中,公众的民生承受力正在遭到无情的侵蚀,甚至有着被忽视的可能。这是不能不引起我们担忧和警惕的地方。有专家曾语出惊人地称,不能因为有些人喝不起水,就不提高水价。还有专家说,其实低水价是资助了高收入者,而不是资助了低收入者。在这些为涨价辩护的声音中,我们可曾看到对公众民生承受力的考量?不独这些,那些形形色色的外资参与论、节约资本论、企业亏损论的出笼,无不说明了在利益集团的推动和张目下,公众的民生承受力正在成为一个可有可无的问题,成为一个被遮蔽和故意掩盖的问题。

    如此以来,就笔者的观点,“防止水价变动成为少数人谋利的工具”就成为一项重要的社会课题。我们必须看到隐藏在涨价风潮中的民生承受力的脆弱性和利益集团的逐利性。要知道,生活成本带给公众的压力不是由高收入群体来决定的,而是由低收入群体来决定的。越是低收入者越是感到了生活成本上升的影响,越是有一种焦虑和不安的情绪。

    更何况,在改革的过程中,一些政府部门争取部门利益,不仅耗费了大量的行政资源,降低行政效率,甚至还会导致经济运行秩序混乱和资源配置扭曲,形成巨大的改革成本。笔者以为,公众的民生承受力被裹胁和侵蚀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一是利益的争夺有可能导致既得利益集团的固化,进一步强化社会不公;二是利益的争夺必然耗费社会资源,增加改革成本;三是利益争夺的泛滥将导致利益冲突不断增加,增大下一步改革的阻力,让民众成为改革代价的承担者。

    因此,社会应理应面对利益集团对民生承受力的裹胁和侵蚀。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豪华办公楼何以成了传销道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