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报全文检索    版式检索 新闻中心> 国内国际 > 正文

多地借口不知情拒绝药品指导价 部分药品失踪

1
青岛新闻网 2009-10-23 17:59:44 中国新闻网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中新网10月23日电 昨天中国正式开始实施发改委公布的基本药物指导价格,从全国各地执行情况来看,新价的执行并不如预期的顺利,不少地方并未调整,而公众则普遍反映优惠小,部分药品首日更莫名“失踪”。

    多地药价未调 均称“不知情”

    据当地媒体报道,北京、广州、成都、郑州等地多家医院药店均未按照新的指导价调整药品售价,在成都某大药房,规格为250mg×20的阿莫西林售价为7元,

高于指导价0.8元、规格为500mg×20的阿莫西林胶囊售价为12.5元,高于指导价1.9元;而在郑州,阿莫西林24粒/盒装零售价为13.5元,而指导价仅7.4元,高了将近一倍。

    对于这种违规的行为,各地违规者的口径相当一致,均以“未接到通知”、“不知情”等当做借口,看来,缓解“看病难”,仅靠一纸空文实在难起作用,关键在于落实和执行情况,以及必要的宣传监管。

    价格降得有点虚 患者感觉“优惠小”

    新指导价格的首日执行情况,患者最有发言权。虽然多数患者对此次降价表示欢迎,但更多人还是抱着消极的态度。济南时报在采访中发现,有市民表示,政府可以规定价格,但生产什么药、给患者开什么药还是药企、医院说了算,所以国家应出台强制措施配套,让百姓切实得到实惠。

    而从各地反映的情况来看,多数公众对调价还是“没有明显感觉”,更有患者直言“优惠少”。而公众对此次调价“没感觉”的原因,多出在“告知不够”。新华日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部分患者对基本药物降价一事均回答“不知道”,还有市民表示,知道要降价,可究竟是哪种药降价、降多少,就不知道了。

    湖北省医院有关人士分析,此次调整涉及的品种规格非常多,但是因为医院药品招标价格绝大部分低于指导价格,因次不用再调,所以大家感觉不明显。还有业内人士分析,大医院收治的多是危急重的病人,使用的药物往往在“基本药物”之外,这也是患者感到“优惠小”的一个原因。

    部分药品难觅踪影 公众担心降价药退市

    相比于药店的“拒不执行”和公众的感觉“不明显”,新价格执行首日,部分药品“失踪”,有民众担心,降价的药品是不是会逐步退出市场。

    多数患者普遍认为,国家要求基本药物降价,的确是个非常好的消息,但医院不供应这些药品怎么办?如果医生为了获得更多的提成和利益,故意不给病人开低价药,这个问题谁来解决?

    济南某连锁药店的经理向齐鲁晚报记者表示,“长效消心通”对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比较有效,也比较畅销,这种药物的通用名为硝酸异山梨酯片,该店进货的成本价为16.7元,按照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的规定只能按2.6元销售;而进价为67.9元的希舒美(阿奇霉素片),现价只能按14.2元销售。

    北京某大型药房负责人则告诉京华时报记者,面对这种个别药品进价较高,下调价格导致亏本的现象,有的小药店会做下架处理;有的连锁大型药店出于企业形象的考虑,会给药厂一些压力,双方协商,降低药品进价。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周杰伦作品入教科书引争议 网友:明星没资格
下一篇:铁路公安转嫁”新婆家“ 公务员招考门槛放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