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目前央行的货币政策并没有什么退出的问题,而是要让央行货币政策进入正轨,商业银行信贷恢复正常而不是像上半年出现的那种疯狂。 最近,无论是澳大利亚央行的加息,还是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有关已作好收紧货币政策准备的表态,都表明世界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将出现调整。有人说,如果美国在这个时候退出宽松的货币政策,那么美国会重新陷入新的金融危机困境中。 但是,正如香港有学者所指出的那样 对于中国来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也推出了强劲的刺激经济政策,无论是4万亿元人民币刺激经济政策,还是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其刺激的力度与强度比其他任何国家都大。特别是今年上半年的信贷增长更是前所未有地超高速增长,这在其他国家是无法想像的。正是这些短期的应急政策,使得国内销售市场顺旺、基建投资火热,同时带动国内资产价格全面上涨,特别是房地产市场出现前所未有的火爆局面。 可以说,尽管2008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没有出现美国那种金融危机或经济危机。政府采取力度强大的短期刺激政策,有一定的意义,但如果这种政策不能够在适当的时候退出,这不仅会打乱整个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战略步骤,也可能给中国未来持续稳定发展带来许多困难。比如房地产泡沫突然涌现,它是蕴藏在中国社会经济中巨大的潜在危机;产能过剩、投资过热将使得中国的经济结构进一步扭曲,等等。 现在对经济形势的判断的共识是,中国经济已经开始企稳上行,但仍然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尽管今年经济增长可望保8%,但目前市场条件不成熟,因此中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退出还不是时候。 但是,中国经济环境与美国金融危机发生后的情况有很大的不同。全世界的经济出现衰退,经济增长是严重的负增长,而中国的经济增长要保8%,甚至要达到两位数的增长。这岂是出现经济衰退后的经济恢复的态势? 中国的货币政策与美联储救市政策是完全不同的。美联储向美国的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注入大量的流动性,以便恢复市场之信心,恢复崩溃的美国影子银行体系,它完全是由市场为主导。但中国央行则放开对商业银行的信贷管制,从而使得商业银行的信贷涌入市场及出现超常规的增长,它完全是以政府为主导。因此,目前央行的货币政策并没有什么退出的问题,而是要让央行货币政策进入正轨,商业银行信贷恢复正常而不是像上半年出现的那种疯狂。 在利率受严重管制的中国市场,货币政策要保证投资效率,要有利于金融市场价格机制发挥,而不是成为一种财富转移机制。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GDP增长这样高,但是存款利率则处于十分低的水平。而这种利率水平是通过管制实现而不是市场选择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不仅无法让借款人有效地利用资金,无法让稀缺的资金流向有效率的项目,而且还可能形成一条财富转移的渠道。 比如说,中国的房地产贷款按揭利率比美国还要低,这就明确告诉住房炒作者如何拼命利用银行金融杠杆来炒房,如何通过炒房来谋取暴利。在这种情况下,炒房者获得暴利了,房地产开发商暴富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增长了,银行收益增加了,但存款人的收益受到严重的伤害,购买高价房的消费者面临着沉重的负担。社会的财富就在这种低利息的货币政策中消耗。可以说,这种现象对中国经济伤害是十分严重的。 因此,未来中国货币政策并非是什么时候退出的问题,而是如何来保证金融市场有效运作,如何来保证社会分配的公平公正,而不是通过对银行信贷的价格与数量管制来体现对经济发展的负向作用。这是未来一阶段中国货币政策调整的关键所在。(作者系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 |
上一篇:出租车业应改革份子钱
下一篇:运营商降价馅饼之后是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