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报全文检索    版式检索 新闻中心 > 正文

温总理88字的信为何令人震撼

1
青岛新闻网 2009-10-14 10:34:46 红网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这是一封很短的信,全文88个字,但却让我们感到了震撼。这88字的更正信,却是共和国总理向读者的致歉信。

    10月12日晚上,新华网刊登了温家宝总理致新华社总编室的更正信。

    新华社不但刊登了这封信的内容,还把温总理的手迹刊登了出来。温总理那么繁忙,为何不叫秘书向新华社打个电话说明一下,或者叫秘书交待新华社更正一下不就行了,为何要亲自写信?我想,只有面对错误诚恳承认错误的人,

只有虚心接受群众批评的人,只有工作一丝不苟的人,才会如此认真,亲笔写信向广大读者致歉。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一文,我也拜读过,说实话,我并没有发现文中的错误,一般来说,如果不是专业人士很难看出其中的错误,就是有专业人士看出了错误,面对共和国总理也不一定会指出来。再说,这个岩石学的分类对于不是很严谨的学者来说,一般人都会认为这不是什么问题,只是表述上的略有不同,但温总理却对自己文中的错误却“不依不挠”。

    说温总理这88个字的短信令人感到震撼,是因为当今的官员很缺乏这种知错就改,敢于与自己较真的态度。伟人说过共产党最讲“认真”二字,恰恰是我们的一些党员干部却往往不讲“认真”二字,给群众承诺了的话不履行,更不要说错了去致歉,做错了的去纠正。我在家乡的县委机关工作了10多年,还从来没有看到过哪个官员说错了话、做错了事,向广大群众致歉的。一位县委领导在全县300多名科级干部大会上作报告,把别墅念成了“别野”,人家也没有致歉过。还有一位领导在血防工作会议上作报告,念到毛主席《送瘟神二首》“春风杨柳万千条”时,由于秘书不小心在“万”字上掉了一小点墨,结果这位领导读成了“春风扬柳六千条”,当旁边的领导小声告诉他是万千条,没想到这位领导会大声说:“再加四千条”。闹了这样大的笑话,领导并没有承认自己学习得不够,不仅没有歉意,而是把怨气洒在秘书头上,大骂秘书马虎不认真。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说赫鲁晓夫先生有次突然心血来潮,对一位画家的作品发表评论,可偏偏碰上位杠头,愣是不买帐,惹得赫鲁晓夫先生大怒,说:“我当基层团委书记时不懂画,我当地区党委书记时不懂画,现在我是党的书记了,难道还不懂画吗?”赫鲁晓夫以为知识与官位成正比,能力与级别相关联,因此骂得理直气壮、气冲斗牛。但这一骂,也就将他自己骂出了名,不仅在自己国家丢了人,在国际上也现了眼,糗事让人笑话了几十年。(2009年7月《杂文选刊》下旬版)在我们这块土地上,像赫鲁晓夫先生这样认为知识与官位成正比的人多得很,且还是全能的,哪有不懂画的?我说此话并非空穴来风,君不见一个市委书记开的会是五花八门,经济、科技、民生、教育……不是作重要讲话,就是作重要指示,他的话没有不重要的,也没有不在行的,没有一句是错的,都是千真万确的,这就是领导的权威。

    温总理的致歉信让人震撼,当然是因为这样的事非常少见,总理因几个词语错误向广大读者致歉我还是第一次看见,能不震撼吗?假如温总理的这封信能震撼那些靠权力和职务撑门面,装腔作势,耍嘴皮子,非要把自己当做权威、专家,习惯性地发言、做指示,习惯于掌声,而没有批评之声的官员们,从此来个改头换面,踏踏实实地为官,认认真真地为群众办事,那么,中国的官风就会大大改变。就会如一名网友所说的:“师门肺腑赤字心,自明疏漏即更正。致歉读者款款意,朗朗风清华夏兴!”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自负的文强不过是只纸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