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报全文检索    版式检索 新闻中心> 半岛网闻 > 正文

板桥考古大揭秘:穿越千年感受胶州湾繁华(图)

1
青岛新闻网 2009-10-14 06:03:13 青岛早报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莲花白瓷碟

    最能代表宋代瓷器文化的则是,考古地出土的宋代“五大名窑”之首保存完整的汝窑莲花白瓷碟。

    宋代瓷器非常鼎盛,在中国南北各地,先后产生了官窑、哥窑、汝窑、定窑和钧窑等著名陶瓷烧造中心,它们被后人合称为宋代“五大名窑”。 汝窑是北宋后期宋徽宗年间建立的官窑,前后不足20年,位列官窑、哥窑、钧窑、定窑这“五大名窑”之首。汝窑以青瓷为主

,釉色有乳白、粉青、豆青、卵青、虾青等,汝窑瓷胎体较薄,釉层较厚,有玉石般的质感,釉面有很细的开片。汝窑瓷采用支钉支烧法,生产瓷器多进贡给皇室生活使用,尤以白釉瓷器更为特别,加上汝窑传世作品多,因此白釉瓷器非常珍贵。

    这个汝窑莲花白瓷碟及其他出土的官窑瓷器,为研究宋代瓷器文化提供了珍贵考古资料。

    >>铁钱块

    考古地出土最多的文物,当属粘结在一起的铁钱块,共先后出土10余吨。专家介绍,早在1996年冬天,距考古地西侧不远的地方,在施工时就曾出土了重达30吨粘结在一起的铁钱。最大一块重约16吨,现在作为镇馆之宝就放在胶州市博物馆内。

    史料记载,在北宋时期,北宋和辽、金两国常年战火不断,加之铜相当匮乏,金国便大量回收北宋铁钱制作兵器。北宋便取消用铁制造钱币,在各市舶司建立“钱库”开始回收铁钱,然后加入锡和铅重新铸造钱币。

    众多铁钱的出土,为研究宋代的铸币铸造以及研究当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两方陶砚

    砚台向来都是古代文人墨客的必用品和体现品位的私用品。考古地出土的两块陶砚,形状不一,但都保存完整。

    两方出土砚台一个抄手造型,一个方形砚台都是当时宋代流行的一种式样,虽然两方陶砚都没有铭文,但在青岛地区历次宋代考古中还算是重要发现,对研究宋代文化有着重要作用。

    >>葵花铜镜

    铜镜是古代人生活的必用品,各个时代的器型多为圆形。考古地出土的铜镜形状上则比较特别,铜镜四周除了有对称8个“花瓣”外,器型别致,就像一朵“葵花”,铜镜背面还刻有不少文字。考古专家介绍,这个铜镜名叫“8突葵花铜镜”,铜镜虽然从唐代就已经大量存世,但在铜匮乏的宋代仍是稀罕之物,在宋代铜镜往往是达官贵人或者大户人家才能使用。以此判断,这里住户在当时肯定官宦人家身份显赫。

    >>陶石质纺线轮

    考古人员清理灰坑时,发现了一个陶质和石质纺线轮。两个纺线轮制作材料不一样外,器型都是圆形,中间还都有一个细孔,石质纺线轮还留有纺线的划痕。陶制纺线轮直径约8厘米,石质纺线轮直径约在7厘米。

    据悉,宋代,手工纺织业已得到普及和推广,人们将棉麻通过纺线机先粗略制成纺线,然后再把麻线、苎麻线和棉线弄成粗细相同的经线和纬线,织成简单的平纹布加工服装。专家鉴定后认为,两个纺线轮都是古人纺线缠线所用,出土纺线轮说明宋代手工纺织业已进入鼎盛时期,为研究宋代纺织业提供了考古实物资料。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市北区长王京文15日做客民生在线与网友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