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报全文检索    版式检索 新闻中心> 青岛社会新闻 > 正文

80后青岛小伙大阅兵指挥军乐团 爆料内外插曲

1
青岛新闻网 2009-10-02 06:23:34 青岛早报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心都快要跳出来了,那么威武的军队和装备,10年后希望自己还能站在这个舞台上!”昨日下午,记者拨通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指挥王登梅的电话时,27岁的青岛小伙子抑制不住地激动。作为国庆阅兵仪式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合军乐团空军方队的指挥,昨日他身着空军军装指挥出人生中最华丽的一段乐章。

    大阅兵前扭伤右脚

    说起参加国庆大阅兵,之前还有一段小插曲。王登梅告诉记者,今年8月份接到上级通

知要参加今年的国庆大阅兵时,他正巧在一次排练中扭伤了右脚。眼看着别的战友都已经进入阅兵村开始封闭式训练了,他还在养伤,王登梅心急如焚。爱子心切的妈妈得知这一消息后,连夜赶到了北京,悉心照顾了儿子一星期,伤势终于好转,没有影响到正常的排练。

    立正站立至少3小时

    “人数最多、入场最早、演奏水平最高……”王登梅一连用了“几个最”来形容联合军乐团。据他介绍,军乐团所有的成员来自解放军四总部、各军区、各军兵种和武警部队等15个代表队,现场分别身着陆海空三军军服。在整个庆典过程中,联合军乐团是入场最早,站立时间最长,最后离场的队伍。

    联合军乐团始终站立在天安门城楼正对面的国旗旗杆下,全程处于中外嘉宾的直接注视下。这就要求所有的演奏员,以严整的军容、标准的军姿,立正持续站立至少3小时,持续演奏两小时以上。国旗护卫队要按照军乐团演奏的国歌,在47秒内把国旗升到旗杆顶端,阅兵分列式和群众游行方队要按照每分钟116拍速度行进,在站立的同时还要求所有的队员在演奏中做到分秒不差。“其实指挥倒不是很累,就是站得时间太久,快要‘木’了。”王登梅调皮地对记者说。

    全场共演奏46首曲子

    军乐团现场那么多指挥,一千多名演奏人员到底看谁的指挥?当记者把这个问题抛给王登梅时,他笑了笑向记者道出了其中的秘密。此次联合军乐团共有3个总指挥,每个总指挥下面都有8个分指挥。“简单地说就是指挥人员分成三套人马,一个总指挥下面有8个分指挥,将近2个半小时的演奏过程中,分别轮流上场指挥,就不会出现因为一直指挥出现疲劳,甚至晕厥的场景。”王登梅说,他负责指挥穿着空军服的方队。

    为了与整个行进队伍保持一致,总指挥旁边都配有后勤人员,后勤人员通过手势告知总指挥后,总指挥再给分指挥手势。“我是背对着演奏方队的,面对着总指挥。所以我只能通过指挥旗来指挥,为了与总指挥保持一致,我稍稍偏着头,不停地瞟总指挥。”王登梅介绍说。全场共演奏了46首曲子。而平时接待外宾一般只有四五首曲子,持续时间5-10分钟,可见活动量、难度远远超出平时,为此他们6月底就开始排练,截止到昨日整整96天。每天的训练量都在10小时以上,有的号手甚至吹得嘴唇破裂,还在坚持训练。队员们在训练中叫响了“站4个小时不倒,坐4个小时不动,吹4个小时不累,憋4个小时不尿”的口号。

    “我们在青岛给他加油”

    “我们在青岛默默地支持他,给他加油。”王登梅的父亲王振国说,自从儿子进了阅兵村,很少给家里打电话,我们也尽量不去打扰他。昨天守在电视机前看现场直播,儿子所站的位置距离主席台、观礼台很近,从电视画面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整个军乐团的雄姿。

    王振国告诉记者,王登梅从小学习钢琴,他的音乐天赋是在小学一年级的一次钢琴比赛中显现出来的,当时他获得了青岛市的特等奖。此后,王登梅对音乐的痴迷一发不可收拾。初中毕业后,王登梅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考入了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学习作曲。高考时,儿子又迷上了指挥,最终于2001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师从俞峰、邹小龙教授。2006年,他以优异的成绩从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毕业,被分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工作,任乐团指挥,经常参加一些接待国内外领导人的演出活动。“我10月3日回青岛,8日又要返回军乐团,参加一系列的接待外宾活动,还要到国外去演出。”电话那头的王登梅自豪地说。记者 孙静芳

    80后鼓手宋建勇:

    “天安门,我来了!”

    “天安门见证了我们的表演,我会永远记住这一天!”刚刚和1000多名同伴在天安门前完成安塞腰鼓表演的宋建勇激动地喊道。

    这是第一次进北京

    半个月前,26岁的宋建勇第一次进北京。作为1000多名来自陕西、参加首都国庆60周年群众游行安塞腰鼓表演队的一员,宋建勇见到了梦想中的天安门。

    “彩排那天太紧张了,加上灯特别亮,根本来不及看天安门的样子。后来去参观才发现天安门真漂亮,广场真大!”宋建勇说。

    度过漫长而紧张的一天

    今天,宋建勇第4次来到天安门前,迎来了期盼已久的国庆表演。头系白底蓝印花毛巾,身披羊皮坎肩,脚蹬带有红缨的白胶鞋,敲起腰间的红鼓,舞起飘逸着红绸带的鼓槌,跳起热烈刚劲的舞步……宋建勇和同伴们把90多天来的艰苦训练以近乎完美的表演呈现给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观众。

    10月1日,对于宋建勇而言,是漫长而紧张的一天:

    1点,表演队伍从驻地出发;

    3点,到达朝阳公园,进行安检;

    4点,全体人员向天安门进发;

    4点半,到达国家博物馆北广场集结;

    9点30分,方阵整队做好演出准备;

    10点,庆祝大会开始;

    11点13分,游行群众方阵会合;

    11点22分,群众游行开始;

    12点25分,游行结束,进行疏散,经石碑胡同、北新华街、宣武门东大街,到停车场,登车离开……

    回去讲给9个月大儿子听

    宋建勇对自己今天的表现非常满意,他说,第一次来北京,就能在天安门前展示安塞腰鼓的魅力,可以说是自己向新中国60华诞献上的一份礼物。回去以后,要把这一天的经历讲给9个月大的儿子听,希望未来他也能继承起安塞人祖祖辈辈流传的腰鼓舞,也能在国庆庆典上跳上一曲,舞上一回。(文图均据新华社)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青岛姑娘担任三军女兵领队 老父落泪观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