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天气预报》节目片头。 新版天气预报片头。 中新网9月25日电 央视《新闻联播》之后的《天气预报》节目,将在国庆期间全新改版。在城市预报部分,地图会采用沙盘的设计来进行立体的演绎,并通过视角的变幻来使城市预报信息更为突出,而且还将增加导航栏,以提示大家目前屏幕上城市所在的区域。同时,还会增加一些地级市的预报。 据国家气象局《天气预报》节目制作方透露,《天气预报 揭秘改版6大看点 看点一:四季片头整体打包 更具亲和力 最古老的《天气预报》片头背景是中央气象台的大楼,之所以选择这个建筑物,最直接的考虑就是直观,告诉大家天气预报就是从这里“出来”的;而且当时的技术手段和思维模式都相对比较落后,也没有“设计理念”这样的概念,所以研发出来的三维动画科技,刚开始也是在当年还算宏伟的这座九层大楼上小试牛刀。1988年开始有了气象卫星(FY-1极轨气象卫星),于是卫星围绕地球旋转的动画取代了中央气象台大楼。 而今,大家最熟悉的《天气预报》片头莫过于为夏天而设计的荷花版片头。“接天莲叶、映日荷花、游鱼戏水”,无形中就给炎热的夏季带来一丝视觉上的清凉感受。尤其最后的“雨后花蕊甩头”,细节处理上非常富有趣味,现在很多孩子也是因为喜欢这个“甩头”而喜欢上了《天气预报》。 其实以上这些片头都是在不同时段“你方唱罢我登场”,而这次登场的新版片头,是一次全新开始,会带给观众全新感受。 新片头虽然仍然沿用了四季的完整统一主题,但是更加强调四季的轮回感、关联感;而且使用三维立体的球图滚动演绎,更加具备时尚气息。每个季节还采用代表性的植物、动物共同表现,更加丰富了季节的内容,也活泼了画面本身。 早期《天气预报》节目片头。 新版天气预报片头。 看点二:标清转高清带来的视觉变化 第一是信息准确。高清比标清呈现的画面效果要清晰6倍,这样会使得景物还原更加真实,质感更为细腻。具体到天气预报图的信息会更加精确,而这种精确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提升了信息的准确性。 第二是视野扩大。高清所使用的是16:9的画幅,这明显比标清4:3的画幅能显示更多的信息量。这其实就潜在给观众提供了重要天气状况的更多信息。 第三是画面清晰。地图作为天气预报节目图形的重点,这一次的包装重点强调了干净明了,可以让地图上承载的信息更加突出。而且简单的地图,因为一些小元素的添加也承载了更多的信息量。比如在标题条右边会有一个水滴型的提示,这个提示包括预警信号以及节气等。此外,在非常规图形上,本次改版也追求细节,争取用最简单明了的方式进行最有效的信息传递。 三维动画设计的节目片头。 新版天气预报片头。 看点三:城市预报打破常规 沙盘演绎立体空间 本次改版的城市预报部分虽然仍然采用地图地理信息和城市预报结合的方式,不过地图是采用沙盘的设计来进行立体的演绎,并通过视角的变幻来使城市预报信息更为突出。为了让观众方位感更明确,在城市预报还增加了导航栏,以提示大家目前屏幕上城市所在的区域。同时,城市预报部分还增加了一些地级市的预报,这样使得城市预报能够更加细致、实用。 看点四:演播室灯光需要有精确对比度 高清对于电视灯光的要求会非常高,如果灯光处理不好,不仅体现不出高清的优点,而且所拍摄的画面有可能还不如普通标清的效果。具体来说,根据不同被摄物体与不同场景,主光与辅光的光比要适当加大,这样层次感一下子就出来了,而且立体感增强,重点更加突出,效果非常好。再如拍摄前,灯光、化妆人员必须密切沟通与合作,化妆必须更加精致,灯光运用也要更加精细。在布光时要把握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对瑕疵之处要通过色彩和照度处理予以弥补,使之在画面中尽量不引起人们的注意。另外,16:9的画幅还带来了光延续的问题,在布光时必须仔细处理光的接缝,不要让人为补光的痕迹太重。 总之在高清标准下,清晰度提高,色彩还原能力强,层次感很好,色饱和度非常高,观众看到的画面会更纯净,轮廓更鲜明,人物更饱满。 卫星绕地球旋转的节目片头。 新版天气预报片头。 看点五:向主持人提出更多要求和挑战 在高清的大背景下,主持人会更清晰更完全地暴露在观众面前。化妆方面,尽量以淡妆,自然为宜;服饰方面,衣服上的任何褶皱,甚至是身上遗落的一根头发或者灰尘,都会被镜头精准地暴露无疑。这样,仅仅面容和服饰上的点滴瑕疵都会成为节目在拍摄时需要关注的焦点。这样细节处理会大大压缩主持人录播前的准备时间,对主持人的素质要求无疑会更高。 看点六:节目制作系统更新换代 为了配合高清,和节目制作相关的无论硬件还是软件都进行了更换。诸如高清摄像机、录像机等机器设备,再到演播室、制作、存储、播出等系统产品,已经形成了完整的高清阵容。另外节目所需的背景图形设计也完全按照高清准备进行重新制作。 目前节目制作标准统一按照广电总局的批示,采用高标清并行方式传输,所以从素材准备到后期制作都需要整体兼顾,这是节目组在正式播出前力求攻克的一项难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