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港的变迁是这座城市对外开放历程的一个缩影。 上图是今日青岛港前湾港区。下图是1990年代初期的青岛港前湾港区。 60年市区扩张 城市为居民提供了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同时也是经济社会发展最为直观的外化载体。60年来,城市面貌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青岛大发展、大跨越的最有力佐证。 摊开青岛城市“生长”地图,我们发现,在过去的60年 市建委提供的数据显示,青岛城市建设固定资产投资由1949年的1万元,增加到1978年的0.48亿元,一路攀升到2008年的97.5亿元。 1949年到2008年,市区面积由72平方公里增加到1405.12平方公里,扩大了18.51倍;建成区面积由27平方公里增加到267.12平方公里,扩大了8.89倍。城市道路长度由243公里增加到3668公里,增长了15倍;人均住房面积由3.25平方米增加到26.8平方米,增加7.2倍;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4.9%增加到41.5%,增加7.5倍;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0.7平方米增加到14.53平方米,增加近20倍;用水普及率达到100%;燃气从无到有,普及率实现100%。 文/沈俊霖 对外贸易网络“全球通” 对外开放是青岛的优势所在、特色所在,是青岛发展的根和魂。 如果将对外开放比作城市中一曲悠扬的旋律,那么,今年9月1日起封关运营的青岛前湾保税港区无疑是这旋律中精彩跳跃的一个铿锵音符。这个“特区中的特区”,意味着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青岛,已跻身国家对外开放的“第一方阵”。从1984年成为全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获批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到1986年成为计划单列市,1992年开设保税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再到1994年被列为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对外开放成为青岛加速发展的“源头活水”,推动着这座海滨城市迅速融入国际化大潮。 青岛解放初期,国家坚持“以我为主”的原则,采取“量出为入,扩大输出,管理输入”的政策。外贸进出口均以国家利益为出发点,进口以国内工业生产实际需要为标准,争取工业原料、器材的进口,同时扶持、鼓励、扩大出口。 1977年,青岛市对外贸易局成立,归口管理青岛外贸支公司和所属各县外贸公司。这一时期,出口贸易非常缓慢,全市仅有不到10家隶属山东省外贸专业公司的支公司,只负责组织货源,没有进出口经营权。1981年12月,国家进出口委员会批准成立青岛纺织品联合进出口公司(简称青纺联)。作为全国外贸体制改革实行工贸结合、进出口结合的试点单位,是全国唯一拥有两纱、两布进出口经营权的地方工贸公司。青纺联成立后,青岛饮料进出口公司和橡胶制品联合进出口公司也相继成立,在全国率先迈出了“工贸结合”的步伐。 从1984年青岛成为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后,青岛与世界的经贸往来迅速“提速”:1984年10月,经外经贸部批准,我市第一家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地方外贸公司——青岛对外经济技术贸易公司成立。1986年,青岛列入计划单列市。1987年3月,青岛饮料进出口公司撤销,其辖属的青岛啤酒厂列为市直企业,自1987年4月1日起直接对外经营进出口业务,该厂成为国内首家拥有自营进出口权的生产企业。 1987年9月,我市对外贸易实行计划单列。从1988年开始,市属外贸专业公司开始独立经营进出口业务,青岛“自营出口”自此如雨后春笋般快速成长起来。当年,青岛出口额达2.17亿美元。在随后的20年特别是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开始,我市对外出口规模不断扩大:1992年,达到6.63亿美元;2003年,突破百亿美元,上升到103.55亿美元;2008年,突破300亿美元——20年间扩大了130多倍!截至2008年末,青岛对外贸易伙伴涉及216个国家和地区。 随着出口额的成倍“裂变”,我市外贸进出口额也从2004年首次突破200亿美元,跃升到了2008年突破500亿美元大关,连续四年记录被刷新! 在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我市的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外贸增长方式逐步转变,高新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迅速增强,机电产品出口占全市出口总额的比重以每年1到2个百分点的速度稳步提高,2008年机电产品出口额占全市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41.6%。截至2008年底,我市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达到9838家。 共享外商技术“外溢效应” 外资在中国曾一度是“禁区”。1978年前,青岛没有一个利用外资项目。这一禁锢在1979年1月被打破:是时,山东省首笔补偿贸易业务在青岛获批,由此揭开了青岛利用外资的序幕。开始的几年,青岛主要引进“三来一补”和对外借款项目。 1984年5月,我市第一个中外合资企业——青岛华和国际租赁有限公司成立,标志着外资开始直接登陆岛城。从此,引进先进技术设备成为青岛对外开放的重点,这一战略对青岛市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带来了巨大影响,外商的技术外溢和示范效应有力提升了产业发展水平,海尔、海信、双星、澳柯玛等一批名牌企业,都是汲取着当时技术引进的“养分”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 1988年4月,青岛市派出了山东省乃至全国第一个赴韩经贸团组,由此拉开了青岛与韩国经贸交往的序幕,对韩合作成为我市对外经贸合作的主攻方向。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之后,我市抓住世界加工制造业转移的机遇,外资利用进入了频密期,一大批外资企业纷纷落户,外商直接投资成为主流。统计显示,年实际利用外资从1984年的313万美元增加到2001年的16亿美元,增长511倍!截至2008年末,青岛市累计批准直接利用外资项目20997个,来自111个国家和地区,合同外资54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03亿美元。外商投资企业吸纳就业占城镇就业人口的近50%,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占全市出口总额的60%左右。 同时,利用外资的实效、水平不断提高,领域不断拓宽。截至目前,已有83家世界500强企业在青岛投资设立了169个项目。青岛与西班牙、日本等国家在循环经济、环保领域开展了一系列项目合作,旅游、文化、教育等领域利用外资的步伐明显加快。朗讯、LG、丽东化工等一大批重大外资项目的落户投产,带动了家电、电子、造船、汽车、石化等现代制造业集群加速崛起。前湾港集装箱码头、港中旅、香港汇丰、普华永道、佳世客等一批港口、旅游、金融保险、商贸流通等大项目的落户,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随着我市对外开放进程的逐步深入,服务领域开放步伐不断加快。2007年以来,我市把服务外包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服务外包产业步入快速发展的快车道,特别是在当前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下,服务外包产业逆势健行,后发优势强劲彰显。 与外资利用齐头并进,我市的内资利用也全面开花。截至目前,全市跟踪管理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内资项目506个,其中在建项目277个,总投资1340亿元;签约项目114个,总投资671亿元;在谈项目115个,总投资596亿元。 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主流 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坎姆顿市,有一条海尔路。 1999年4月,海尔美国电冰箱厂在这儿破土动工,海尔集团也成为中国第一家在美投资办厂的大型企业。如今,海尔在全球30多个国家建立了本土化的设计中心、制造基地和贸易公司,海外员工超过5万人,并在巴基斯坦设立了我国首个境外经贸合作区。 实施“走出去”战略,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是一个城市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海尔集团只是我市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一个表征。 自1986年10月市政府在香港注册成立的华青发展有限公司成为我市第一个境外投资项目之后,我市企业的“走出去”步伐日渐提速。截至2008年底,全市累计获准境外投资项目412个,注册资本6.7亿美元,境外投资项目涉及56个国家和地区,境外投资项目形成了生产加工、资源开发、农业开发、研发、营销等多种形式互动发展格局。 在对外经济合作业务方面,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青岛就承担国家部分对外经济援助项目,派出专家、技术人员和工人,参加基建、远洋运输及养殖、医疗等行业工作。1990年底,青岛市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组建,青岛从此有了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窗口”。截至2008年底,全市签订对外经济合作合同累计9078个,新签对外经济合作合同额累计34.5亿美元,完成营业额累计30.2亿美元,年均增幅20%以上;累计外派7.8万人次,对外承包劳务业务分布世界68个国家和地区。 如今,我市对外经济合作业务形成了境外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对外咨询设计和对外援助等多种形式融为一体集群发展的格局,“走出去”已经成为青岛对外开放的一张闪亮名片。 环境建设有容乃大 经过30多年持之以恒的努力,我市的对外开放环境不断优化、功能日趋完善。目前,常住青岛的外国人超过10万人,青岛正在成为一个“有容乃大”的国际化都市。 园区是我市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目前,我市拥有6个国家级开放园区,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前湾保税港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出口加工区、西海岸出口加工区、石老人旅游度假区,成为中国享受开放政策最集中的区域之一。 通达的交通网络是对外开放的重要依托和支撑。目前,口岸信息化建设和“大通关”运行水平明显提高,平均通关速度居全国口岸前列,拉近了青岛与世界的距离。以港口和航空为例:1959年,与青岛港通航的国家和地区只有24个。目前,青岛港与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多个港口实现贸易往来,初步形成了远近洋航线兼备、干支线配套的全球性网络;航空方面的变迁同样不可同日而语,解放初期流亭机场还没有转为民用,更没有国际航线。如今,青岛机场已开通定期航线97条,通航国内外59个城市,每周航班密度达到1679班,基本形成了“沟通南北、辐射西部、连接日韩、面向世界”的开放型航线布局,成为中国北方地区繁忙的航空港之一。 基于国际合作基础上的对外交流也结出累累硕果。截至目前,青岛已与世界上54个城市结为友好城市或友好合作关系城市,大大提升了青岛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韩国驻青总领馆、新加坡-山东经贸理事会山东办事处、德国巴州山东代表处、日本驻青总领馆相继落户。 2007年9月,市委、市政府又出台了《关于增创新优势推动全市对外开放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成为我市新时期对外开放加速发展的新引擎。在此期间,外商的生活创业环境持续改善,开放性、包容性、创新性的城市文化氛围逐步形成,“青岛现象”、“品牌之都”享誉海内外,首批全国文明城市、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投资环境金牌城市、中国吸引华商投资最佳城市、中国最具软实力城市等几十项荣誉称号竞相落户青岛。 站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时间节点上,回望对外开放带给我们这座城市的财富,我们深感自豪:作为青岛的根和魂,我们今天取得的斐然成就得益于对外开放,对外开放促进了青岛与世界的全方位接轨,让世界进一步了解了青岛。展望未来,依托“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青岛必将以更加自信的心态、更加雄厚的实力融入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