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大环境的变化,中国官员的言行风格经历了从拘谨到开放的变化。”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研究学部主任张蕴岭近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如此概括。 当下,中国官员的变化有目共睹。每年“两会”上,官员越来越“会说话”。各种场合,官员讲话不再照本宣科,见到媒体不再躲躲闪闪,甚至主动递上名片。 这种变化上至“庙堂之高”,下至“封疆大员”,让这几年跑时政的记者感觉越来越有“料”了, 新中国建国初也有一些官员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最有个性的当数毛泽东,他的 “铁腕”风格是那时西方不敢小觑中国的重要原因之一。还有当时的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外交部长陈毅,他们的政治智慧和风度翩翩让许多外国政要至今难忘。 但那时候普通官员“出头露脸”的机会很少。长期以来中共提倡的“集体决议”、“民主集中”和中国传统的“不出头”、“不逞强”的思维习惯,使官员都湮没在文山会海中,“会议一致通过”——是很长时间以来官员观点的集体表达。 “这与当时中国所处的社会环境相关。”张蕴岭说,中国那时的官员更多是紧张型、拘谨型。 这种沉闷、枯燥的“大多数”形象在一九七八年十月邓小平访日第一次以“西欧方式”见记者时得到了破解,来自世界各地的四百多名记者争相报道了中国新一代领导人的新形象。 张蕴岭说,改革开放后,外交官成为首批出现在镁光灯下的官员,而后,大批官员主动走向中国政治经济和国际社会的前台,还原成一个‘人’的形象。” 江泽民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对象,选用不同的语种交谈,一下子拉近了与各国领导人的距离。胡锦涛春节甘肃剪窗花,一下子拉近了和定西农民的距离。朱镕基、温家宝则在总理记者招待会上分别以睿智、专业、儒雅、深情,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官员“智”与“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