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集团的施工人员在莱芜二路施工现场 青岛新闻网9月20日讯 为改善老城区供热问题,全国首例利用防空洞建设的地下供热站——观象山供热站正由自供热升级为转供热源。该项目总投入3.2亿元,明年年底前完工,届时供热面积可由现在的210万㎡增加至410万㎡,日前换热站管网铺设工程已施工至莱芜二路,本月底前该区域管网铺设将完成。 投入3.2亿元转型 供热 面积增至410万㎡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失,这座换热站里的设备却逐渐落后,供暖技术也亟待改变。 “一是,原有的蒸汽热源较现在的高温水热源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二是,锅炉燃烧冒出的黑烟对周边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最主要的是,锅炉供暖的面积有限,使供热站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阻碍。”青岛热电集团董事长张录告诉记者,今年观象山换热站将结束它的自供热历史,转而引用来自华电的高温水热源,供热面积也将由过去的210万平方米,增加至410万㎡。项目总投资达3.2亿元。 观象山区域分批施工 2010年底前完工 目前,替代观象山换热站工程总投资3.2亿元,施工区域港务局——辽宁路——观象山供热站,期间共需要铺设11公里的高温水管网。 “工程涉及范围主要在老城区,房屋较为密集,有多条城市交通要道,为不影响市民日常生活,工程将采用分路段施工的方法,明年年底前工程将全部完工。”青岛热电集团张录董事长告诉记者,观象山供热站原有用户今冬供热不会受到影响,供暖范围将随着工程进度逐渐推移,沿路市民可拨打热电客户服务专线86661116进行咨询。 工人师傅正在操作螺杆可调式钢板桩支护 施工材料采用高质量新型支护 昨天上午,记者在替代观象山供热站莱芜二路段施工现场看到,道路两旁的管线已经开挖,工程支护也已经搭建完毕,工人师傅们正在进行紧张施工。 “热电集团这次使用的螺杆可调式钢板桩支护,是一种可调节支护,较以往木质支护更安全快捷,可以提高施工进度。”热电集团董事长张录告诉记者,这种材料的支护也是热电集团率先使用,成本也相对较高,每支柱达400元。 10余亿元投入 华电热源引出三条线管网 记者采访了解到,华电青岛热电公司热源共分为东、西、中三条线路。东线是指从辽宁路—江西路连网线路,暂定今年不开工;西线是指从小港—新疆路—团岛的线路,此工程是为保障小港、团岛一带老城区供热问题,计划今年10月1日开工,计划45天内完工;中线是指港务局—辽宁路—观象山供热站,需要埋设11公里的高温水管网,中线投资额达3.2亿元。 据初步预算,此三条线路总投资达10余亿元。(青岛新闻网记者 朱颖) 相关新闻: 投2000万元 团岛供热明年增至120万㎡ 青岛新闻网9月20日讯 日前,青岛热电集团投资2000万元对金湾热力厂的5台锅炉进行改造,以解决八大关、团岛片等老城区的供暖不足问题。改造成功后,该区供热面积将由目前的83万㎡增至明年的120万㎡。而今年的部分设施改造也将会使团岛区供热面积增加3万㎡。 昨天中午,记者在西陵霞路施工现场看到,几百米长的马路上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更换供暖配套设施。“这400多米长的中期管网改造是本月13日开始施工的,预计在本月27日就可以完工。”青岛热电集团张录董事长告诉记者,青岛热电集团金湾热力厂前身是双星热力公司,热电集团自今年8月接手该公司后,公司正式更名为青岛热电集团金湾热电厂。目前正着手准备改善今年供热设施的准备工作。 “热电集团打算投资2000万元改造目前金湾热力的供热设施,希望此片区供热面积能得到有效改善。”张录董事长告诉记者,目前金湾热力厂的供热带主要是八大峡、团岛等老城区,供热面积83万㎡,涉及6000余户居民。 目前这些这些住户都是靠金湾热力厂的5台锅炉供暖,但由于锅炉等设施老化原因,只有2台锅炉正常运行,使得本该供热120万㎡的热电,目前只能供热83万㎡。张录董事长表示,如果能将锅炉设备、外部管网和换热站改造,明年八大关、团岛等老城区供热即可达120万㎡。(青岛新闻网记者 朱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