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报全文检索    版式检索 新闻中心> 专题> 时政类> 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 青岛记忆 > 正文

海航英雄高翔:我驾歼6空中打爆美国战机(图)

1
青岛新闻网 2009-09-16 14:57:14 青岛晚报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1965年10月10日,毛主席接见解放军英雄。

在南京路家中,78岁的高翔向记者讲述当年的战斗经历。

    1965年9月20日,海南岛椰林上空,美军飞机入侵。怀着“如果打不下敌机,撞也要把他撞下来”的决心,时年34岁的海军航空兵飞行员高翔驾驶着歼-6歼击机在空中相距不足300米处开炮,击落了当时美军最先进的F-104C战斗机,创造了以绝对劣势战胜最优

势敌人的奇迹,被誉为“世界空战史上的空前创举”,在被时间一页页翻过的历史书卷上篆刻下属于海空雄鹰的英雄史诗。因为此役中表现出的沉着和勇敢,高翔被授予一等功,后乘坐专机进京参加国庆观礼,受到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接见。

    “最终击落敌机时相距只有29米,拉起时飞机在剧烈抖动。那时就是准备拼了,和敌人在空中拼刺刀。”回忆起44年前的作战场景,78岁的高翔满腔豪迈不减当年。在位于南京路的家中,这位精神矍铄的老人久久凝视着墙上悬挂的四幅自己年轻时代的老照片,向记者讲述了铭刻在记忆深处的那段战斗传奇。

    “土八路”

    当上飞行员

    1947年,穿着一身露出棉花的空壳长棉袄,16岁的高翔离开家乡参了军,成了“四野”的一员。2年后,唱着“我们打进关里去,那里有无数同胞需要我们解放”,高翔随军南下入关了。因为“革命以四海为家,服从组织分配”,1949年冬天高翔被抽调出部队,协助医生护送华南工作团南下广州,之后高翔被留在省政府干了两年。自称“土八路”的他眼瞅着自己从穿黄军装的兵变成了穿黑布衣的地方群众,一直闹情绪想回部队。机会终于来了。

    1951年,空军选飞,在广州陆军医院一百多人检查了一天,高翔百里挑一中选。“我在南下行军中一直受国民党飞机的气,它又扫射又轰炸,当了飞行员,我可得好好收拾他们。”飞行原理、机械构造、飞行操纵、气象……进了航校后,高翔要学20多门理论,为赶上进度,他白天晚上课上课下地学。那时飞行实践课很艰苦,高翔他们戴的飞行帽是苏联支援的对德作战的老古董,好几个学员用一个,你戴完了我再戴,夏天人一戴上脑袋上感觉都是湿的,全是汗水。“这就是我当飞行员时和飞机的合影,没想到土八路也能掌握喷气式飞机。”看着自己当年的昂扬英姿,高翔感慨万千。

1965年10月3日,周总理接见高翔。

    相距29米处向美机开炮

    1964年“北部湾事件”后,美军全面扩大侵略越南战争,战火烧到中国南部边境,美机时常飞到中国领空扫射、轰炸,人民解放军决定反击。1965年6月13日,毛泽东亲自点将,海军航空兵第4师第10团第2大队大队长高翔奉命从青岛飞赴海南岛。亲眼目睹美军的猖狂,高翔心里憋着一股劲,准备好好教训一顿敌人。

    1965年9月20日,晴空万里,一架美F-104C型战斗机大摇大摆侵入我国领空。“高翔出击!”上午10时, 高翔和僚机黄凤生各驾一架歼-6,飞向作战区域。当时,高翔的飞行经验仅有几百小时,空战经验几乎为零,而且与高翔的歼-6战机相比,美军的F-104C型战斗机在最大时速、飞行高度、武器装备等性能方面占据绝对优势。

    虽然仅有1000多米有效射程、装备仅有火炮,而且一上天就出现温度计指零的问题,高翔还是凭着一股敢和敌人拼刺刀的勇气,冷静地和敌机周旋。靠近、再近一点,为了打得更准、充分发挥飞机性能,高翔耐心地一点一点接近美机。在相隔290米时,高翔想着“完了,一定撞上!就算撞上也一定要打中,最多名字进入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行列”。他果断按下了大小开炮按钮,在距离敌机29米处,一炮击中了美机左翼,F-104C战斗机第一次被凌空打爆,美军飞行员史密斯跳伞被我军民活捉。奇袭成功后,高翔驾机回到基地。地勤人员告诉他,因为开炮距离太近,爆炸产生的碎片把他的飞机崩了51个洞。“我这人就是胆子大一点,有点英雄主义。”回忆起当时的千钧一发,高翔仍是一腔霸气。

1989年,高翔与当年被自己击落后俘虏的美飞行员史密斯在上海见面。

    专机进京

    主席总理都接见

    打下美军飞机后,高翔“一炮走红”。1965年9月27日,海军司令肖劲光派座机将高翔他们带到北京。10月1日,在天安门观礼台上,高翔参加了国庆16周年观礼,10月3日,周恩来总理在北京接见了此次作战的有功人员。“我是第一个和总理握手的!”总理高兴地说:“你们打得很好,打出了军威,打出了国威。希望你们打更多的胜仗。”10月10日,在人民大会堂,高翔和战友接受了毛泽东主席的接见,“见到毛主席太激动了!”高翔所在团后被国防部授予“海空雄鹰团”的称号,涌现了众多海空英雄。

    当年老对手

    相逢一笑泯恩仇

    1989年,史密斯再次来到中国,提出想见一见当年将他击落的那位中国军人。在上海锦江饭店,高翔和当年的老对手见面了。见到高翔,史密斯感叹道,当年他在跳伞前的一瞬间感觉像被大锤砸中了铁筒,以为是高炮打下来的,没想到是被中国飞机击落的。高翔风趣地回应道:“现在我们的飞机更厉害了。”他将一架歼8-Ⅱ飞机模型送给史密斯作为礼物。“敌人来了有猎枪,朋友来了有美酒。”酒桌上,高翔和史密斯,两位当年作战双方的飞行员,紧紧地握住了彼此的手。

    高翔,1931年生,辽宁盖州人,1947年参军,曾任海军航空兵第10团第2大队大队长,后任东海舰队航空兵副师职飞行研究员。1987年离休,1993年定居青岛。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亲历者回忆开国大典 那一晚主席喝酒有敬必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