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吕红霞 “完全没有必要去追这么高的楼价了。我总觉得,我们这些最需要买房的人都买不起适合自己的房子,那这些房子最终打算卖给谁呢?”26岁的广州小伙项韬发出这样的疑问。在他看来,“很难用理智去分析楼市。”(9月15日新华网) 项韬是个立誓不做“房奴”的“租房族”,这一声“很难用理智去分析楼市”是他面对房价发出的一声无奈叹息。其实,这何尝不是很多像他一样买不起房的年轻人 房价高,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不管政府出台了多少平抑房价的措施,至少目前房价还没有达到广大市民能接受的程度,而且似乎离市民的接受能力越来越远。这也是有人发出“很难用理智去分析楼市”的原因。现在,房价主要由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指挥,根据供需对价格的影响,似乎房价高昂是因为供求不足,然而不断扩张的城市和接二连三拔地而起的高楼告诉我们,楼盘的开发速度并不慢,何况那些晚上没有一丝灯光透出的窗口也告诉我们,许多房子还空闲着。无房的年轻人痴痴盼着能有一个小窝安身立命,黑洞洞的房子热切期盼着有人为它带来光明,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将他们生生分离? 本来,房子应该是一种生活必需品,只不过因为它是一个大件,于是一些有钱人便拿它当成了好的赚钱项目,以所谓投资的名义倒手或囤积居奇,待价而沽。根据市场原则,这没什么不可以,然而市场不是万能的,拿生活必需品倒来倒去或囤积居奇就是实实在在的奸商行为了。对于这种行为,古今中外都有所限制,只是到了当代,用在房子身上,效果似乎并不明显。 因为房价过高,有人追问房子的成本,有人反对追捧“地王”,其实,这些都不是房价过高的最主要原因。当前那不能用理智分析的楼市实在是因为背后有两双推手,一双在建设承包过程中不断倒手将建设成本推高,一双在房子买卖中不断囤积将房价推高。房价过高,当前最直接的影响便是当前就业都难的适婚80后们既无法安居也无法乐业。试问,他们对未来的信心从哪儿来? 严格一点说,囤积房子和囤积米面几乎没有差别。百姓安居才能乐业,如果求一必需的房子而不可得,他们很难安心工作,快乐生活。当然,如果房价给他们点信心还好,问题是现在他们追赶房价简直就如夸父追日,即使跑得没有力气了,仍然未必有希望。在这种情况下,谈幸福就是形而上或者叫画饼充饥。 |
|
上一篇:三个标准评判房价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