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上午8时,十一运击剑决赛将在青岛大学体育馆拉开战幕,18支参赛队伍的256名运动员将为12枚金牌展开争夺。目前,场馆内的比赛设施、安检人员等已全部到位。“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击剑比赛是一项对器械要求非常严格的赛事。为了确保比赛顺利进行,比赛器械的检测和维修成了赛前一天最为繁忙的工作。 检测:想打比赛先盖“章” 昨天,运动员休息室旁的器材检测处成了最为忙碌的地方。击剑选手所有的服装和比赛用剑都必须在这里进行检测,合格的方可参加比赛。 上衣、裤子、金属衣、护面、手套、护袖……一位工作人员拿着专门的仪器对比赛服的每一部分进行认真检测,合格的就会盖上一个红色的检测章。除了服装,比赛用剑的检测也是一个重点,在比赛中起到接触感应作用的手线和头夹线更是检测的重中之重。检测合格的器械会系上有黄色标志的细绳,和服装上的红章一样,这个黄色标志,也是运动员执剑上场的通行证。 维修:长剑维修全靠“手” 如果器械不合格,这就要靠器材修理处帮忙了。昨天,记者来到器材修理处,三位来自无锡一家击剑器材生产厂家的技师正在紧张地忙碌着。“我们还参与过世锦赛的修理工作呢。”一头大汗正在给一把重剑换线的浦师傅说道。 “今天这些需要修理的剑大都是感应线出了问题,需要换线,还有的是箭头的压力不够。”浦师傅介绍,重剑和花剑中间都有一条连接箭头和计分器的感性线,重剑的箭头必须承重750克以上,而花剑也要达到500克以上。 记者在维修处看到,修剑师傅使的工具就是钳子、镊子、螺丝刀等简单的小工具,几位师傅几乎都是用手在熟练地进行维修。 揭秘:严格“执法”为安全 之所以对器材设备进行如此严格的检查,除了确保比赛公平外,更重要的一个原因,还是为了保障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安全。 据组委会器械部部长侯志刚介绍,为了避免选手们在比赛中出现意外事故,护面的检查是尤为重要的。侯志刚表示,击剑项目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选手们护面在比赛中“锚钉”如果出现脱落情况,后果不堪设想。而比赛选手进入32强后,他们的护具会再次经过组委会检查,检查通过后的护具则由组委会统一保管,直到比赛当天才发放。 记者 王大伟 见习生 崔国凯 |
上一篇:145名火炬手岛城传圣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