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金秋九月,青岛物流业迎来了两件喜事:9月1日,青岛前湾保税港区正式封关运营,这对开发区打造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无疑是一针振兴的“强心剂”;9月3日,青岛保税物流中心正式封关运营,青岛空港物流又多了一个“桥头堡”。 这一区一中心的封关运营意义非同一般,这是“区、园、港”资源整合优势的不断拓展,也是以青岛为中心打造山东半岛物流区域的一步重要举措。 “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为青岛郊区带来了发展机遇,开发区、胶州、城阳三地依托各自的区位优势,着力发展海、陆、空物流产业,形成了海陆空物流业三足鼎立、相辅发展的态势,环湾物流“铁三角”正在加速形成。 关键词: “铁三角”——海港 打造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 从2002年青岛港西移至不久前正式封关运营的青岛前湾保税港区,西海岸依托港口整合资源“港区联动”的大物流格局基本形成。按照新的规划,3~5年,西海岸将发展成为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商品交易定价中心和特色产业集聚中心等四大中心。 青岛开发区服务业发展局局长赵英民对记者说,如果每年按12~14%的增速计算,2012年全区物流业增加值将达140亿元,占服务业的55%,占GDP的15%。 港航物流业如今已成为开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支撑点和亮点。 “港区联动”基本成型 “前湾港目前与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多个港口建立了贸易往来,开发区设有前湾保税港区、黄岛油港区、西海岸出口加工区等物流功能区域,有前湾物流工业园、辛安北部工业区物流服务中心等物流专业园区、机构,物流区域功能完善,基础设施完备,使开发区成为最适合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一块热土。”赵英民介绍说。 发展物流业,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工业基础,一个是交通便利。依托港口优势,以前湾保税港区、黄岛油港、西海岸出口加工区等为载体,开发区加速产业布局调整,建设现代立体物流网络,抢占国际物流中心的“桥头堡”。近几年,COSCO、中海海运、马士基、伊藤忠等世界500强企业和国内外著名物流公司先后入驻开发区,形成了以物流大项目为主体,包括为港口配套的仓储、运输、配送、分拨、包装加工、车船服务等综合性物流产业的港航物流产业群。 “应当说,‘港区联动’的大物流格局已基本形成,”赵英民对记者说,“下一步应该把目光瞄向辐射和延伸上。” “青岛西海岸出口加工区与其他保税区、物流园区相比,它除了具有技术设施配套和周边工业基础较好优势外,还有对腹地的带动作用。”青岛西海岸出口加工区管理局副局长丁晓冬对记者说,“出口加工区除了背靠‘六大产业集群’这棵‘大树’外,还将辐射胶州、胶南以及周边内陆地区。” 据了解,一个标准集装箱从出口加工区到港口与从保税区到港口运费是一样的,而出口加工区的区位优势使它发展对内陆地区的物流业务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出口加工区可以成为内陆地区的“虚拟海港”。 物流业调整优化、转型升级 “以前在招商引资上没有考虑同质化的问题,比如园区和园区之间、企业和企业之间的同质化,”赵英民说,“下一步,围绕保税港区,整合区内产业资源,使物流业调整、优化、升级。” 按照这一思路,开发区将以金融为纽带,促进金融、贸易、物流三方发展,此外,充分发挥物流行业协会的作用,企业间既竞争又合作,把眼光放到山东、全国乃至全球。“物流企业还应当发挥自身优势,参与到企业的采购中,”赵英民建议,“物流企业与生产企业展开合作,将促进全行业的发展。”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膨胀,一些国际化大公司开始将采购业务交给专业化的物流公司,由于物流企业拥有采购渠道和定价权,从而使生产企业的成本降低,达到双赢的目的。 此外,出口加工区、物流园区也将面临升级的问题。“出口加工区未来将向国际采购分拨物流中心发展。”丁晓冬对记者说,国际采购分拨物流中心的优势一是占有资源比较少;二是周期短,并带来税收;三是为周边加工企业提供一个功能平台,降低企业费用。 一两年时间,出口加工区和保税区将从“转关式”升级“直通式”。 关键词: “铁三角”——陆路 胶州搭建内陆与港口黄金桥梁 日前,在中铁物流项目施工现场记者看到,项目已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工人正在进行铺轨作业,据青岛国际物流中心主任滕世升介绍,目前该项目已完成雨水、污水管道铺设,朱诸路大桥建设完成80%、铁路线轨基础工程近90%、综合办公楼主体已完成、配电楼主体已完工、检修车间主体已完工,电力、通讯等工程建设已经设计完毕并全面开工建设,确保11月底竣工。 搭建海港与内陆运输桥梁 据了解,作为“十一五”期间铁道部在全国建设的18处集装箱物流中心站之一,中铁物流是我省境内惟一的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该中心站的建成运营,将与其他17处集装箱中心站构建双层集装箱运输主通道,形成一个价格低廉、技术安全、覆盖全国的铁路集装箱运输网络,将使胶州成为连接中国东南沿海、日韩、东南亚、俄罗斯等多个国家、地区和中亚的最佳通道之一。 中铁物流落户之后,带动效应立即显现,在项目开建之前,中国物流公司、青岛船东集装箱物流分拨中心、青岛蓝天钢管物流等28家大中型物流企业纷纷扎堆胶州,总投资达15亿元,人们惊呼,青岛的“陆上港口”形成了!然而,仅这样理解中铁物流落户的带动效应显然太过肤浅,滕世升给记者分析说,这个项目给胶州乃至青岛带来的是一种“叠加”效应:不仅可促进公路铁路联运发展,还能打通海、铁联运的瓶颈。中铁物流运营后,南可连接青岛开发区和日照市,东可承接青岛市区和老港区,北可辐射烟台、威海,西可带动山东内陆,将成为连接内陆和港口的大型集装箱调运中心,对青岛市物流业及其他相关行业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拉动作用。投产后,每年可形成350万标准箱、货运周转200亿元以上的庞大物流规模。 专家认为,中铁物流项目加上这些物流企业的入驻,给胶州带来的将是以仓储物流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不打烊的繁荣”。据估算,这些现代服务业的“潜力股”运营后,胶州服务业产值至少提升10个百分点。 不仅如此,随着这些物流企业的落户,更多国内外制造业开始谋划与物流企业联手,与物流业融合渗透、联动发展的趋势逐步增强。如今在物流中心周边,前丰制帽、信一机电等一批先进制造业项目如众星拱月,迅速聚集。“出门就可以把产品发走,方便的同时还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前丰制帽公司负责人表示。 形成全国最大陆路配送基地 在中铁物流项目的带动下,胶州物流业正在蓬勃发展,在承接中铁物流项目的南关街道办事处,物流业已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国家农业部定点市场——胶州南关丁家庄蔬菜果品批发市场二次扩建工程刚刚竣工,投资1.9亿元的青岛春明神鹿物流一期工程又在南关街道奠基,投资1.8亿元的青岛福兴祥物流三期工程也于近日开工建设。 据南关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孙晓兵介绍,春明物流有限公司是国家商务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承办企业,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目前该公司已在胶州、平度等地建立了1600多家连锁超市,同200多家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年实现商品销售收入近亿元。 距离春明物流不远处,福兴祥物流有限公司投资2亿元的三期工程已经开建。据了解,福兴祥物流总投资5亿元,主要为利群集团的商场、商厦、连锁店、便利店提供商品配送,配送范围辐射整个山东半岛地区,是目前我国长江以北地区 胶州市南关街道办事处瞅准现代农业在“扩内需”中的巨大潜力,今年将投资7亿元建设现代农业物流港。该项目位于胶州南部同三高速公路以东、香港路以北,将在3~5年内建成综合交易区、特菜专营区、物流配送区、多元物流区、国际商务区、管理服务区“六大功能区”和展示交易平台、信息网络平台、物流配送平台、管理服务平台“四大平台”,使其成为服务胶州及周边、辐射全国及全球的国际化、综合性、现代化农产品流通基地。 关键词: “铁三角”——空港 城阳物流产业凸显“空港效应” 在青岛绘就的现代物流业的布局图中,空港物流是重要一极。而发展空港物流产业,怀拥流亭国际机场的城阳区无疑抢占了制高点。 流亭国际机场现拥有国内航线近百条、国际和地区间空中航线16条。年旅客吞吐能力可满足1000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达20万吨,达到了4E级国际机场的保障标准。这不仅带动了城阳区空港物流产业的强劲腾飞,还幅射、拉动了陆路物流业的集聚而起,形成了以空港物流为龙头,以陆路物流为支撑的物流产业发展格局,青岛北部物流枢纽的作用初步显现。 大项目撑起空港物流 在城阳空港物流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全球最大的工业及物流设施提供商和服务商普洛斯签约城阳,可谓书写了重要一笔。2007年3月,占地面积135亩的普洛斯(青岛)空港国际物流项目开工,计划投资3600万美元,建设通用高标准航空物流厂房46000平方米。“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普洛斯的投资引发了多米诺骨牌效应。一期建成投放使用后,日本天宇物流和经汉物流、德邦物流、中外运敦豪、联邦快递、联合包裹、空联国际等一批知名物流企业纷纷入驻园区或签订了入驻协议。 普洛斯的另一个大手笔就是投资建设位于空港工业园内的青岛保税物流中心。青岛保税物流中心是2008年12月国家批复同意的17个保税物流中心扩大试点之一,货物进入物流中心境内即视同出口,享受“境内关外”的待遇。9月3日,青岛保税物流中心顺利通过了海关总署等四部委的联合验收,封关运作。其建成运营必将加速空港物流产业的发展。据普洛斯一方称,在封关运营当天,就已经有企业与之洽谈入驻事宜。 截至目前,城阳空港物流区已引进大中型的物流企业20余家,其中山航物流、普洛斯物流、中远物流、银燕物流等4个空港物流大项目总投资约5亿元。配合物流业的发展,城阳区还不断拉长空港物流产业链,通过对空港周边现有的仓储、运输、配送等物流资源进行整合,形成了为空港、航空公司配套服务的食品配送、飞机维修、后勤保障、商务旅游、娱乐休闲综合服务区。 空港、陆路形成联动 陆港物流作为空港物流的一项强力支撑,同样举足轻重,其发展也显现出蓬勃之势。城阳区在距空港物流区不远处,规划了一个综合物流园区发展陆路物流,将通过两个区域的功能匹配、联动,加强对物流资源的整合,构建胶州湾北部物流集群的组织和资源配置中心。 城阳优越的区位不仅只体现在流亭国际机场上,城阳有便捷的立体交通网络,是航空、铁路、公路进出青岛市的交通枢纽。临近青岛港,处在青岛市生产产业和环胶州湾经济聚集带的中心区域,是青岛市重要的现代工业基地和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在青岛市构建中国北方航运中心的总体框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这一区域内,总投资额4000万美元的中远物流(青岛)仓储中心已经开始运营,着力发展以仓储管理为核心的第三方物流业务,服务范围为仓储、装卸、配送、在库流通加工、干线运输、城际快运、物流银行及其他增值服务,将成为山东省最大的物流仓储中心。 另一大项目青岛物流分拨交易中心也于2008年底奠基。该中心是集物资的电子咨询、仓储管理、加工包装、运输配送、信息网络于一体的大型集散分拨交易中心,是青岛市物流业发展整体规划的中心,建成后将成为青岛市最大的物流集散分拨交易中心。届时,将可满足青岛市及相邻市区港口、空运、铁运物流供应的需要,实现海陆空联动。 随着一个个物流大项目的不断入驻,一个吞吐量大、周转快的陆路物流超级网络正在城阳西部逐步织就。不久的将来城阳将成为青岛陆路物流的集散地和分拨地,建成青岛市最大的物流中心。 据统计,目前,城阳区物流企业达500余家,其中货运代理企业320余家,运输企业130余家,仓储物流企业50余家,总投资过千万元的物流企业有17家,服务网络辐射全国各地。2008年货运量、货物周转量以及行货邮吞吐量分别完成7891万吨、183757万吨公里、12.8万吨。物流业实现增加值45.25亿元,实现税收4584万元。 我市布局 海空陆物流系统 根据近期下发的《青岛市物流业发展推进方案(2009-2012年)》(以下简称《方案》),到2012年,全市物流业增加值达到635.14亿元,年均增长10%,物流业增加值占全市服务业比重达到23%,物流业对GDP的贡献率达到11%。根据交通枢纽、市场需求、产业布局、商品流向、资源环境、区域规划等因素,我市将重点发展海港、空港、陆路三大物流系统,优化物流业区域布局。 海港物流系统:以前湾港区为主体,以董家口港区、鳌山湾港区为南北两翼,以黄岛油港、青岛老港为辅助,由港口区域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等相关物流设施构成。充分发挥保税港区的独特优势,完善前湾港区疏港专用通道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提升港口综合服务功能和双向辐射作用。 空港物流系统:以空港为依托,由空港内部货运设施与城阳空港物流园区等相关物流设施构成。以拓展空港国际货运航线作为突破口,加强与国内外空港的航线联系,开展国际及国内区域性航空货运和相关物流服务,着力培育经济腹地空运货源基地,提升青岛航空枢纽货运竞争力,实现空港物流系统建设新突破。 陆路物流系统:以胶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为依托,由胶州湾国际物流园区、城阳综合物流园区、李沧娄山物流园区及相关物流中心等物流设施构成的公铁联运物流和平度市、莱西市两个公路物流节点构成。公铁联运物流要形成以国际多式联运为主线的铁路集疏运枢纽。公路物流节点要根据产业特点、设施状况、市场需求、功能定位等,优化城区交通,促进产业集聚,努力提高物流服务水平,带动周边所辐射区域物流业发展,形成地区性物流中心。 青岛列入 “九大物流区域” 今年4月24日,发改委发布《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份定为2009~2011年的3年规划将作为物流产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促进平稳较快发展、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综合性应对措施的行动方案。 该项《规划》明确了今后三年物流行业的九大重点工程:多式联运和转运设施、物流园区、城市配送、大宗商品和农村物流、制造业和物流业联动发展、物流标准和技术推广、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物流科技攻关及应急物流工程。同时,《规划》还指出,物流产业将重点发展九大物流区域、建设十大物流通道和一批物流节点城市,优化物流业的区域布局。 九大物流区域分布为: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华北物流区域,以沈阳、大连为中心的东北物流区域,以青岛为中心的山东半岛物流区域,以上海、南京、宁波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物流区域,以厦门为中心的东南沿海物流区域,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物流区域,以武汉、郑州为中心的中部物流区域,以西安、兰州、乌鲁木齐为中心的西北物流区域,以重庆、成都、南宁为中心的西南物流区域。 |
|
上一篇:开发区胶州城阳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