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报全文检索    版式检索 新闻中心 > 正文

小学生“想做贪官”不足喜亦不足忧

1
青岛新闻网 2009-09-04 13:07:39 扬子晚报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作者:王石川

    “你长大了想做什么?”“想做官。”“做什么样的官呢?”“做……贪官,因为贪官有很多东西。”广州一位一年级小学生的“理想”成为当天的热点话题(9月3日《南方都市报》)。

    这其实是一个挺无聊的议题设置,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热衷于追问孩子或小学新生的理想,俨然成了惯例,成了真正的“开学第一课”。当天真无邪的孩子说出的理想很高尚、宏大,家长或老师则喜不自禁、频频颔首,备感孺子可教;当孩子说出的理想很卑微,哪怕稍微不高大全,家长或老师则失望、摇头,甚至暗自叹息。这种议题设置如果真是个可乐的游戏也就罢了,偏偏有一些家长或老师似乎很在意,依之生发出不少微言大义。

    孩子毕竟是孩子,通过设置“你长大了想做什么?”这个议题,来判断孩子的价值取向,或把握孩子的心理走势,并以之加以训导,乃至教化,说白了,仍是教育工具化的一种体现。他们不是关爱孩子,不是真正站在孩子立场上为孩子

考虑,而是布置下话语陷阱,以自己的判断给孩子下道德定义,并希图通过把握孩子的心态来“矫正”孩子。说轻了,这种做法是肤浅的、浮躁的,说重了这是不人道的,是成人惯用的市侩与狡黠技法。

    也许更背谬的是,那些大叹特叹的人没准有一些也在做着贪官梦,与孩子的差别在于,孩子说出来了,他们是成人,很老练,不愿说出来而已,或者他们更渴望这些“有很多东西”的生活。问问我们自己,有多少人不愿意做公务员,到事业单位或垄断性企业工作?

    因此,童言无忌,对小学新生“长大想做贪官”的理想,不能当真,即便当真,更要追问,孩子为何想当贪官?正如有网友猜测,这个小学生的父母也许经常抱怨不得志,或者受欺负,并把这样的情绪传染给孩子,甚至直接把当官的种种好处灌输给孩子。那么,就更应该追问,为何贪官如此泛滥,享受到如此多的好处,以至于成为了孩子的梦想?如果没有贪官生存的土壤,贪官不敢贪,即便贪了也没有好下场,凄凄惨惨,孩子还会羡慕吗?

手机看新闻 |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小产权房何以风骚无限
下一篇:像重庆那样重击权钱黑交易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