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家兴 审计署1日公告了最新审计结果,其中披露的部分中央直属机构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还是首次公开。 就所公布的结果,有媒体归纳出了四大共性问题,即挤占挪用转移资金、虚报多领财政资金、巧立名目违规收费、公费出国管理不严。其中,对公费出国的审计和公布,在以往的审计中并不多见,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公费出国旅游问题的某种严重性。 这次审计指出的公费出国管理不严问题,主要是指“个别单位在公务出国(境)团组中擅自增加人员和出访地点、改变行程或延长境外停留时间等”。而从实际情况看,这暴露的还只是公费出国旅游问题的冰山一角。 事实上,作为“四公”之一,公费出国以其耗费之巨、借考察而旅游之实、出国人员身份之乱、擅自更改考察计划之易,成为近年来舆论关注的一大热点,和其他“三公”(公车私用、公款吃喝、公款娱乐)一道被公众所诟病。 公费出国旅游之所以滥觞,甚至有制度的“护佑”,根本原因正如专家所指出的,是这样几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行政权力运行透明度不够,公共资源责任主体缺位形成“不花白不花,白花谁不花”的结 诚然,治病要治根,但从上述几大问题看,要在短时间内解决并不现实。不过,这并不表明对公费出国旅游就只能听之任之。在现实条件下,引入审计制度就是一个不错的办法,虽不能禁绝,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这种现象的泛滥。 事实上,近年中央纪委已明确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组织协调外事、财政、审计等部门,加强对因公出国(境)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特别是要加强对因公出国(境)开支情况的监督,对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除严肃处理直接责任人外,还要严格追究有关领导干部的责任。这或许点出了解决问题的实质,审计只是手段,严肃查处才是关键。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干部出国考察的确很必要。无论是公共事务往来,还是使干部树立世界眼光,拓宽视野增长见识,都有其积极意义。但干部的亲属子女随同、到旅游景点“考察”等察非其人、察非所需现象就使出国考察变味。基于现实的理由,要求单位公开出国考察的人员、路线、成果等,以接受群众监督,则不仅可以做到,也能够在相当程度上遏制“出国考察”变“出国旅游”。 |
上一篇:从交通局长被杀反思官场不良生态
下一篇:富二代征三奶 人不可这样无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