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第五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采访团开始在青岛的采访。上午,市领导会见采访团,着重介绍了青岛蓝色经济发展情况,40多家中央重点新闻网站、知名商业门户网站、兄弟省市重点新闻网站的100多名记者参加。 青岛市市委常委、副市长张惠介绍说,青岛确定了率先建设蓝色经济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蓝图:依托山东和青岛的海洋科研教育实力、资源禀赋优势,在发展布局、优势产业、海洋保护、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五个方面实现突破,把青岛建设成为中国蓝色经济发展的先行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区、海洋自主研发和高端产业的集聚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示范区。 面对国家实施海洋战略,加快发展蓝色经济的难得机遇,青岛将从五个方面大力发展蓝色经济。首先,坚持把海陆统筹联动作为融海之略,努力构建拥湾发展的空间格局。与海洋经济相比,蓝色经济更加注重海陆经济一体化。海陆统筹主要体现在:海陆产业统筹规划、基础设施统筹建设、资源要素统筹配置和生态环境统筹治理,形成资源互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格局。为此,我市正在以胶州湾为依托,实施“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推进海陆资源、产业、空间、文化、生态的融合,把胶州湾沿岸打造成生态岸线、经济岸线和生活岸线,将胶州湾地区建成高端产业核心区、亲水生活休闲区、生态人文景观区,构建宜商宜居、充满活力、富有魅力的滨海城市组团。 其次,坚持把科技创新引领作为兴海之本,努力提高蓝色经济核心竞争力。从历史上看,每一个时代海洋开发的突破,都是运用当时最先进科学技术的结果。发展蓝色经济,需要建立强有力的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形成海洋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创新机制。我市将加快建设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深海基地等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着力对海洋前沿技术、海洋产业化关键技术、海洋基础科学研究实施攻关,力争在海洋腐蚀与防护、海洋生物活性物质提取与筛选、海水淡化、水下焊接等技术领域实现突破。我市将集聚国内外海洋科技创新资源,推动地方政府、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产学研创新基地,推进海洋科研资源开放式配置,建立科研成果与产业需求有效对接的快速通道,加快推进海洋科技产业化进程。 第三,坚持把优势产业带动作为强海之基,努力推动蓝色经济优化升级。发展蓝色经济,旨在调整海陆产业结构,建立以高端技术、高端产品、 第四,坚持把开发保护并重作为用海之策,努力实现蓝色经济永续发展。青岛将通过推动碧海行动计划,综合整治陆源污染,保护与修复海域生态环境,促进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促进海洋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实现海洋资源利用集约化。坚持“以海定陆”污染控制原则,建立完善海岸带和近岸海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快建设海洋自然保护区和海洋特别保护区,维护海洋物种多样性。围绕建设海域空间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健全赤潮、浒苔、风暴潮等海洋灾害的预警机制和应急管理机制,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最后,坚持把开放合作共建作为聚海之力,努力形成发展蓝色经济的科学保障。青岛海洋科研实力的聚集,得益于山东多年的优势整合,得益于国家各部委的大力支持。我市将立足山东、放眼全国,一方面,努力实现海洋科技资源共享,积极推进海洋科研成果向周边沿海转化,积极鼓励海洋科研人员走出青岛、服务半岛、服务全国;另一方面,创新产业合作模式,推动半岛城市间深层次的产学研结合,共建一批跨区域的海洋产业基地。同时,建立社会参与机制,引导市民树立“蓝色国土”意识,推动各类投资者参与建设蓝色经济区的强大合力。 第五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采访活动于8月20日至28日在济南、泰安、临沂、日照、青岛五个城市展开,青岛是这次山东之行的最后一站。明天,网络媒体将继续在青岛采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