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报全文检索    版式检索 新闻中心> 国内国际 > 正文

国企大事职工话事权忽略 管理层一意孤行酿矛盾

1
青岛新闻网 2009-08-16 08:45:52 新华网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不少工会组织的“行政化”和“老板化”,使得职代会被虚置的情况比比皆是。在权利觉醒的“被时代”,被虚置的职代会确实有必要最先“醒”过来。

    最近,一些企业在改革过程中忽视职工民主权利、改制方案不公开的情况偶有出现,甚至由此而引发群体性事件。 为此,中华全国总工会14日发出通知,再次就企业改制中依法依规地落实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作出强调。

   

 国企要改制,这毫无疑问,但国企改制不同于其他企业改制。国有资产名义上是全民所有,但改制不可能交由全民做主,因而必然涉及两个问题:其一,国有资产该由谁来处置;其二,如何对待国企的劳动者。这两个问题实际上也就是劳资关系问题。

    国有资产由谁处置?既不能交给全民,也不能任由企业话事,那么就应该是在国资委监督下的管理层来替企业做主,替职工表达意见。然而,这里面又容易产生问题,国企的管理层多数都是由上面直接任命的,他们能在多大程度上代表企业的意见、反映职工对企业改制的诉求,还是个疑问。以前有不少国企在改制过程中,就是在没有获得企业和职工支持的前提下,一意孤行,为了改革而改革,结果国有资产被低估、贱卖、流失,同时大批职工下岗。前不久的“通钢事件”即是教训。7月22日,吉林省国资委作出建龙集团控股通钢集团的决定,7月24日就要通钢上下执行。3天时间就想解决过去1300多天(即2005年通钢改制以来)积累的矛盾,这可能吗?而且改制根本都没有征求通钢近3万名职工的意见,甚至连企业的管理者都没有发言权,全凭上级的一言堂,这很难说得过去。

    国企改制事涉职工的切身利益,在一些地方,一家几代人的生计几乎都依靠一个国企,理当慎之又慎。在剥除国企职工的身份红利时,最起码要考虑到其最基本的生存权益。但有些改制似乎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比如通钢改制后,一些下岗工人的月收入不足300元,当其生存权受到挤压后,长期积抑的矛盾自然也就随之迸发。

    审视时下不少的国企改制,有必要弄清这样一个事实:职工不是反对所有的改制,而是反对改制过程的不透明,不尊重职工利益。事实上,这也是此次全总下发通知的出发点所在——企业改制方案应提交职工代表大会审议,职工的裁减和安置方案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未经职工代表大会审议的不应实施,既未公开又未经职工代表大会通过的决定视为无效……说白了,就是让职工真正对企业拥有发言权,对企业改制具有话事权,让职工的利益表达渠道畅通起来,让劳资双方在改制过程中能合理博弈。

    国企中的劳资关系如何合理博弈,职代会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不少工会组织的“行政化”和“老板化”,使得职代会被虚置的情况比比皆是,即便是国企改制中,有些工会连反映一下职工的意见和要求都做不到,就更谈不上与资方博弈了。因而,要让职工的意见得到尊重,利益诉求得到表达,就必须打破职代会的被虚置。在权利觉醒的“被时代”,被虚置的职代会确实有必要最先“醒”过来。如何“醒”过来,靠职代会自身恐怕很难实现,只有依赖外部力量,赋予其独立性,推动其“被觉醒”。

现有新闻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媒体称朝鲜在叙利亚射导弹失败 20人死60余伤
下一篇:开发商曝拿地规则:没有公司不行贿 官商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