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马文婷)国家统计局昨天召开通气会,局长马建堂和3位专业司司长对上半年全国职工工资、城乡居民收入数据发布后社会上的质疑给予了回应和详细解释。 质疑1 工资增幅高 工资增幅2001年来最低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上半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14638元,同比增长12.9%。该数据被普遍怀疑为过高。 对此,国家统计局人口就业司司长冯乃林 质疑2 收入增速高过GDP 系转移性支付导致 上半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856元,同比增长9.8%,尽管增速回落4.6个百分点,但仍高于GDP,因此受到质疑。 对此,国家统计局城市司司长魏贵祥表示,这主要是由于上半年国家的政策性增资和转移性支付。 他介绍,国家关于“事业单位从2008年5月起兑现绩效工资,从2006年7月1日补发”的有关规定和2007年开始实施的规范津、补贴的工资改革,各地正在逐步落实到位。此项导致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上半年人均6394元,增长11.1%。此外,随着政府转移性支付力度的加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扩大,部分地区还提高了社保标准。上半年全国城镇居民转移性收入人均2273元,同比增长16%;其占总收入的比重比去年同期上升了0.9%至23.5%。 质疑3 收入与个税增速不符 缘于个税起征点调高 对于社会上对城镇居民收入增速与个人所得税增速不符的质疑,魏贵祥表示,两者不能简单对比,因为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了,一些低收入居民即使收入有较大幅度增加,仍在起征点下;国家对存款利息所得和个人投资者取得的证券交易结算资金利息所得暂免个人所得税;转移性收入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等。这些因素虽然减少了或不增加国家个税收入,但却恰恰提高了城镇居民收入。 质疑4 农民收入增长超过GDP 惠农利农政策支撑增长 上半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2733元,同比增长8.1%,增速也超过了GDP增速,引起社会质疑。 对此,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司长张淑英称,农民收入的增长,主要受益于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力度继续加大和提前到位,粮食直补、报销医疗费、领取最低生活保障等增加明显。在中央惠农利农政策的扶持下,上半年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增长8.4%,家庭经营收入增长5.5%,财产性现金收入增长9.9%,转移性现金收入增长 31.4%,带动总体收入增幅走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