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报全文检索    版式检索 新闻中心> 专题> 时政类 > 正文

强奸犯粮食局长的“浮沉轨迹”说明了什么?

1
青岛新闻网 2009-07-14 14:14:45 中新网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中新网7月12日消息:从强奸犯“漂白”成为县粮食局局长,又因贪污地震救灾粮锒铛入狱……近日,陕西省西乡县粮食局原局长王安武涉嫌贪污受贿一案,在汉中市中级法院进行了一审判决,以犯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受贿罪判处王安武有期徒刑十六年。此前,他曾于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因流氓罪被西乡县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四年。

    一个强奸犯摇身一变成为粮食局长,而后,又由一名“人民公仆”沦为阶下之囚。不得不令人拷问

,罪犯能成为公务员,而且能当上局长,有何”妙招”?!暂且不管他如何当上局长的,既然“改过自新”了,又怎么好景不长,二度“进宫”?一连串的问号,谁来解释?粮食局长的“浮沉轨迹”到底说明了什么?如果没有人能做出很好的回答,我只能将就一点,自我对这个问题作些粗浅的探讨。我想大致不外乎这样几点:

    一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当粮食局长之前,王安武曾经极不安分,干下了禽兽不如的肮脏卑劣行径,并因为流氓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四年呀,天哪!不算短啊,相当于大学本科的学年啊。我想这四年,牢狱也没让他闲着,肯定是一边劳动改造,一边学习教育。然而天性顽劣的王安武却是“人在曹营心在汉”,十分留恋监外的风流快活,可能嘴里不断祷告:快些出去吧,让我出去,老子还是一条好汉。要不然,四年的改造,怎么令他贼心不改呢?

    二是牢狱律制,存在欠缺。对于当前的法律和牢狱的运行律制,我没做过深入的研究。但我总觉得有不对劲的地方。为什么总是有人对犯罪司空见惯,不屑一顾呢?为什么有人出去了,不久又进来了?最近媒体报道比较多的一件事,河南有一农民捅死妻子而服刑17年 但在获释前不愿出狱。竟然哭闹:“我不愿出去,你们别放我,这里有吃有住,什么都不要操心,我出去什么都不懂。”从这些可以看出,这里除了与外界隔绝,里面的“条件”还不错,能让犯人有了“家”的感觉。监狱和农场是不是思考在哪些方面要有所改进呢?

    三是任用干部,把关不严。这个问题恐怕是各地普遍存在的弊端。现在干部翻身落马简直是“如走马灯”,层出不穷。媒体上除了以往的,每天都能增加许多大案要案的报道,小小不为的还不上算。人们对干部任用的把关程序早就怀疑了,早就不满了,只是无可奈何罢了。不少地方不是任人唯贤,而是任人唯亲,任人为钱。所以对人的背景,人的素质缺乏深层的了解,从而使干部队伍良莠不齐,鱼龙混杂。

    四是监督不力,疏于管教。不少地方空有机构,无所作为。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轻易出马。纰漏大了,问题重了,勉强抓一抓,然后再松一松。每每采取“杀一儆百”或是“杀鸡吓猴”的办法,唬弄一下百姓,以示清廉。监管干部要从平时抓起,从点滴抓起,不要等时机成熟了,条件具备了,可以抓到“大鱼”,然后来个“双规”,表示有了成绩。素不知,这样既害了干部,又损了形象。

    但愿各地都来研究研究粮食局长的“浮沉轨迹”,真正做到,让不应任用的人“浮”不上来,让危害群众的人坚决“沉”下去!(网友:苏爱东 人民网-观点频道)

现有新闻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挂牌督办”怎能弄成“辞职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