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报全文检索    版式检索 新闻中心> 半岛网闻 > 正文

700岁胶莱河申报重点保护 曾是元明运粮要道

1
青岛新闻网 2009-07-14 08:18:54 青岛早报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700岁胶莱河申报“省重点”

    这条元明时期的运粮要道保存完好 胶州河段发现三座明代石桥

石桥面铺设的石块很厚

这座建于明代时期的石桥保存完好

    昨天,记者从胶州市博物馆了解到,他们将把流经胶州区域,干流全长30公里的胶莱运河胶州段申报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胶州市博物馆邀请省文物局在胶州沿线的胶莱河两岸实地摸底普查中,还发现了三座建

于明代时期的古石桥。博物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已经对胶莱河和三座古石桥建立了档案,申报工作已经全面展开。

    胶莱河要申报省文保单位

    “胶莱河始建于元朝,距今已有729年历史,河道全长130公里。”据胶州市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胶莱河古称胶莱运河,是山东半岛的一条重要河流。它南流入胶州湾,北流入莱州湾,人们取两湾首字命名,故叫胶莱河。因元、明两代江南粮米由此运往京师,当地亦称运粮河。胶莱运河位于泰沂山脉与昆嵛山脉之间,东北部为昆嵛山脉的大泽山区,西南为泰沂山脉尾闾的丘陵地带,东邻大沽河,西邻潍河、主要途经昌邑、平度、高密、胶州、诸城、胶南、掖县,流域面积近5400平方公里,干流全长130公里。胶莱河从平度市万家镇南姚家村东分水岭为界,南北分流,北流为北胶莱运河,河流长60余公里。南流为南胶莱运河,由胶州市胶莱镇的刘家花园村经前店口村南,穿过胶济铁路汇入大沽河,干流长30公里。

    工作人员说,前一段时间,他们邀请了省文物局有关专家对胶莱河胶州段进行实地考察,准备将胶州段申报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发现三座明代石桥

    “在沿岸考察过程中,我们意外地发现了几座古石桥,省专家鉴定发现,有三座石桥建于明代。胶东镇前店口村那座桥保存比较完好。”博物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对胶莱河胶州段进行实地考察时,他们意外地在胶莱镇河段发现了两座由众多杂石堆积而成明代石桥,后来在胶东镇前店口村又发现了一座。

    昨天上午,记者在胶东镇前店口村胶莱河段看到了这座明代古石桥,桥长30余米,宽不到5米,除了桥东段有塌陷外,其余都保存完好。记者注意到,桥面由100多块石头竖向排列而成,每块石块长约两米,宽40厘米,每块石块表面还雕刻着众多浅沟槽。桥有16孔,每个孔都有一块长5米,两端带凹槽的巨石板,而这些带浅沟槽的石块就均匀摆放在这些石板上,构成了桥面。

    胶莱河目前保存完好

    记者在胶东镇前店口村胶莱河段采访时看到,胶莱河的河堤和河床都没有大的塌陷痕迹,保存比较完好。胶州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通过对胶莱河胶州段的实地普查来看,河段整体保存完好。昨天下午,记者又与平度市文化局取得了联系,得知他们也成立了胶莱河平度段普查小组,普查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下一步他们也要将胶莱河申请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牟成梓 摄影报道)

    胶莱运河曾是运粮要道

    元朝至元十七年(1280年),莱州人姚演建议开凿胶莱运河,元世祖忽必烈准奏,并于同年七月调兵万人,征民万人,开凿运河。至元十九年(1282年),胶州陈村海口至掖县海沧口的主体工程竣工。至元二十年(1283年)六月,元世祖再令广开新河,北引平度之白沙河水,南引平度南村东之沽河水,壮其水势,大大提高了胶莱运河的航运能力。到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河道运粮规模已很可观,“其水手、军人2万,船1000艘”。胶莱运河运粮总数占当时江南漕运总数的百分之六十,是海运的六倍,使胶莱运河进入兴旺时期。直至明朝中后期着力于京杭大运河的漕运,使胶莱运河在繁盛了十余年后陷入萧条。

现有新闻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青岛部署文明城市创建 创城实行一把手责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