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太平山东麓,中国近代兴建的最后一批佛教名刹之一。 1931年夏,南京国民政府交通部长叶恭绰(解放后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画院院长)和佛学家周叔迦等来青岛避暑,见到道教盛行,佛寺罕见,决定募捐在青岛建造寺庙。工程自1934年4月开工, 1945年全部竣工,历经5期。 湛山寺坐北向南,是一座五进院落。依地势北高南低,拾阶而上,第一进为山门。山门 湛山寺三面依山,南眺大海,周围风光秀丽。夏季绿阴匝地,海风习习;秋季霜叶如染,是赏秋佳地。著名作家郁达夫曾赞为“湛山一角夏如秋。”20~30年代,湛山周围曾一度成为中外富绅咸集之避暑颐养区。山南曾辟有高尔夫球场,海边曾辟湛山海水浴场(第四海水浴场)。 30年代初湛山寺的开光、佛学会、佛教学校的开办及湛山庙会的兴盛曾一度带动形成青岛的宗教旅游。文化大革命中,湛山寺遭严重破坏,现已修整对外开放,成为青岛宗教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 1982年,青岛市人民政府将湛山寺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