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报全文检索    版式检索 新闻中心> 国内国际 > 正文

重庆高考加分门非偶然:22人上北大17人加分

1
青岛新闻网 2009-07-06 14:29:18 四川在线-成都商报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何川洋

何川洋

刘超然

刘超然

    巫山县去年高考文科状元龚余因别人加分而失去上北大资格 去年的重庆文科状元刘超然666分也因为加分者多,因扩招才上到北大

    业内人士披露,今年的重庆高考“加分门”事件不能算作一次偶然事件

    昨日下午,40多岁的龚道全搬个板凳坐在碧绿的大宁河边,祈望儿子今年能顺利进入北大读书,不再节外生枝。他的儿子龚余今年考了文科653分,仅比文科状元何川洋少6分,

是重庆市文科考生中的并列第四名。

    巫山文科状元去年没能上北大

    事实上,这个以前务农、后来随三峡库区淹没搬迁后的巫山县大昌古镇男子的儿子去年就已经是他的骄傲———巫山县的高考文科状元,在重庆市也排名第六。但让他们意想不到的是:在各种加分轮番上阵之后,儿子的成绩排位就迅速滑落到第27名,梦想中的北大迅速离去。“那段时间我们受的打击非常大,两口子几天没吃饭啊,真是感到绝望了!”龚道全回忆说,那真是一种痛彻心扉的感觉,“我们一个平头老百姓,能找哪里说理去?”龚道全一家最后的决定是放弃第二志愿四川大学,到重庆第二外语学校复读。好在今年儿子的考试继续稳定发挥,“没让我们失望。”再次上了北大的录取线。

    龚道全搞不明白的是:这么多的加分是打哪儿钻出来的?不仅是龚余。就连当年的重庆文科状元刘超然也因为加分者太多,差点没上到北大。状元的高考成绩是666分,但他没有任何加分。当年北京大学在重庆市的录取分数线(高考成绩+加分)为665分,在重庆录取计划是文科20人。只有高考裸分的刘超然竟不在前20名之列,差点与北大失之交臂。

    刘超然最终能入读北大,缘于北大后来在重庆临时增加了文科招生计划。北大重庆招生组的负责人对媒体的表态是:增设机动名额的原因是优秀生太多。

    “何川洋高考加分不是偶然”?

    “去年北大在重庆招录的22名文科考生中,就有17名是获得了加分的。可见加分之盛。”重庆教育界一位人士称,今年的状元何川洋引爆的对重庆高考加分内幕的空前关注,不能算作一次偶然事件。这位人士称,何川洋考得状元可算有其偶然性,但就算没有这件事,重庆少数民族加分的内幕迟早也要暴露。

    “如果你不能保证你的孩子考状元,要上北大、清华,最好给他(她)想想其他办法。”重庆一位学生家长称,学校的老师曾这样“提示”他们为儿女的前途考虑。连状元上北大清华都如此惊险,令望子成龙的家长们对加分充满了期待。何川洋、田中这样的考生,就被父母将户口迁到了少数民族聚居地或民族乡,改动民族成分。“就算何川洋这样的优秀学生,也是难保考上状元的。他的父母看到其他人都在动手脚,肯定要想办法,给儿子加条‘保险绳’。”知情人士称,正是从何川洋父母给儿子改动民族成分的2006年起,这一做法开始“流行”。

    相对家长的说法,校方给出的答案截然相反。此次查出6名虚假民族考生的巴蜀中学一位老教师告诉记者,该校学生的父母,大多非官即商,“很有办法”。这位教师认为,改动民族成分换取加分,纯属家长们想的办法,与学校无关。

    “状元的背后就是经济利益”

    另有重庆教育界人士一针见血指出:状元和北大清华这样的名校,其广告效应能为学校带来更多的生源,这背后就是经济利益。“各学校都想有状元,都想提高上北大、清华的人数,这就导致了分数上激烈的竞争。”

    包括巴蜀、南开在内的重点中学在光荣榜上贴着的,都是近年来被北大清华等名校录取的考生名单,状元被摆在最显眼的位置,甚至还有遍布学校各个角落的条幅和海报。

    在被号称盛产“状元”和“清华北大学生”的宣传吸引进来后,另外的为数众多的“平行班”(普通班)成为重点中学们的利益源泉。巴蜀中学今年的目标是:高中新生32个班级,其中尖子生3个班。

现有新闻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
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用户注册
相关链接

上一篇:奥巴马访俄1万人护驾 乘凯迪拉克装甲车(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