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青岛市国家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验区正式启动 青岛新闻网6月4日讯 今天上午,青岛市国家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验区启动仪式举行,青岛和上海、重庆、南京等8个城市一起,成为首批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试验区启动后,青岛市将加大企业信息化改造、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可以说,青岛迎来了产业升级良机。 城阳区成我市“两化融合”示范区 今年3月6日,国家工信部批复了青 同时,海尔集团等10家单位成为青岛市“两化融合”示范企业,青岛高校信息产业有限公司等10家单位成为青岛市“两化融合”示范服务机构,海信集团CRM建设项目等20个项目成为青岛市示范项目。 青岛市信息产业局局长吴海川透露,今年我市将围绕重点行业,重点培育25家标杆企业、推进50个示范项目。以这些示范点为龙头,带动全市“两化”进程。 “推动两化进程,很重要一点就是要项目库建设。”据他讲,今年青岛市“两化融合”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建立项目库,把企业信息化建设和企业的技术改造结合进行。按照规划,今年我市将收集重点项目100个,预计总投资超过80亿元。 服装等传统制造业将尝试转型 国家工信部副部长杨学山为青岛授牌 按照国家工信部要求,今天启动仪式上,青岛市同时成立了总体专家组和家电电子、纺织服装、化工石化、食品饮料、汽车机车船舶、机械钢铁等6个行业专家组。 吴海川表示,青岛结合城市产业特点,将在未来几年里,重点对家电龙头企业、传统服装制造业、橡胶轮胎行业、食品饮料行业进行升级改造。另外,我市还将支持建设一批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加速中小企业产业升级。 为了进一步完善青岛“两化融合”组织保障体系,我市计划在年内完成“青岛市企业信息化推进联盟”,建立非政府组织(NGO)服务体系,开展第三方服务,形成政府、中介组织、企业三箭齐发的局面。 “两化融合”能带来什么? “概括起来说,‘两化融合’最大的好处有两点,一方面能大幅提高企业生产力,另一方面可以大大削减开支。”青岛市信息产业局副局长尚立群告诉记者,目前“两化融合”已经得多了企业的支持,企业愿意在这方面“多花钱”。 今天的启动仪式上,海尔集团CIO谢海琴作为企业代表表露了企业心声。她表示,海尔计划投资6936万用于“两化融合”项目,这些项目涉及科研、生产、销售等多个重点环节。 谢海琴在讲话中指出:“根据评估,‘两化融合’项目实施后,产品开发人员开发一个新产品的时间缩短了20%,涉及成本减少了10%,质量提高了20%,采购成本降低了5%以上。”她还指出,项目实施后预计每条生产线每年能降低人员成本85万元,仅此一项一年就能为企业节省1200万元。 “‘两化融合’势在必行,但是实施过程中也确实会遇到阻力。”谢海琴坦言,“两化融合”项目推进后,极有可能和企业文化、组织机构等方面有交叉,这是企业共同面临的难题,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克服。(记者 王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