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民生是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大战略部署。为实现保民生目标,各地都启动了大规模的“民生工程”。这个工程范围广、涉及面宽,要取得预期效果,有许多艰苦细致的工作要做,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认真研究和理清改善和保障民生涉及相关方面的相互关系,以便统筹协调,和谐推进。 一、改善普遍民生与解决特殊民生的关系 事物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民生亦然。普遍性原则要求民生保障的覆盖面应十分广泛,惠及对象应是全体人民,其目标价值具有普遍共同的要素。特殊性原则要求地方政府在坚持普遍性原则的基础上,对部分关系特别重大的民生事业进行重点建设,对特殊困难群体和特殊困难者给予重点照顾和保障。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实施的“一揽子计划”所列的民生清单中,涉及结构性减税、就业、医改、社保等十多个领域,每个领域都是对普遍性原则的诠释,每个领域中的具体任务和具体对象就是对特殊性原则的界定。目前的问题是,欠发达地区由于历史民生欠账较多,对这次工程配套的财力有限,物质条件与待改善民生问题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这就需要地方政府在对本地区民生进行全面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努力做到以下方面: 一是坚持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优先解决当前基本民生中的突出问题。在贯彻落实国家民生工程规定的教育、就业、结构性减税、社保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领域民生过程中,着重针对当前各个领域中的薄弱环节,优先解决促进教育机会均等,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逐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等基本民生更为突出的问题,减轻群众后顾之忧,把居民的消费潜力释放出来。 二是坚持着眼全民性和照顾部分性相结合,优先解决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体的民生问题。在实施民生工程中,应该遵循温家宝总理的“舰队速度”原则,在从总体上解决全民性问题的同时,要对民生问题比较突出的地区和群众给予特别关注,优先解决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体的民生问题,最大限度地凝聚起应对金融危机的强大合力。 三是坚持多数性与少数性相结合,过细解决个别群众的个案问题。人民群众是由一个个具体群众汇集而成的,在着力改善多数群众民生过程的同时,要过细解决个别困难家庭和个别群众的特殊个案问题,把党的关怀送到他们身上,尽最大努力让每一个群众都能欢心、都能暖心。 四是坚持全面性与发展性相结合,有重点有步骤地全面改善人民生活。民生问题的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提升,生命价值、健康价值、尊严价值等不断得到尊重,任何群体在解决了原有的民生问题后,必定会持续出现新的民生问题。因此,要用全面性和发展的眼光来衡量解决发展中的民生,及时研究解决不断反映出来的民生问题,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地加以推进。 二、改善当前民生与解决遗留民生的关系 现实民生与遗留民生并没有一个严格的界限,从性质上说都是民生,从责任上说政府都应予以解决。因为现实绝大部分民生,都是过去因经济发展缓慢、财力不足造成历史欠账而遗留下来的民生。至于部分个案的遗留民生,也一直以来都是人民群众最急盼解决的事情。但目前一些地方领导脑子里依然存在着“新官不理旧帐”的想法,只想解决好本届领导任职期内发生的民生,打算把历届遗留的民生依次移交给下一届。这个问题如不引起重现,民生工程将会出现畸型现象,将会造成遗留问题越积越久、越久处理越难、越难处理的成本越大的恶果。为此在实施“民生工程”过程中,应做到以下方面: 一是正确对待并努力解决历史遗留民生问题。不管是历史遗留民生还是新近发生的民生,凡是尚未解决的、摆在眼前急待解决的民生,都视为现实需要解决的民生。对涉及群众根本利益的历史遗留问题,不推诿扯皮、不遮掩压制,不欺上瞒下、不粉饰太平,用积极认真的态度和耐心细致的方法去逐一理清解决,尤其是对于那些属于政府行为导致的遗留问题,政府更要以高度的责任去及早处理解决,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二是找准影响当前应对金融危机的遗留民生问题。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切实畅通信访接访渠道,主动到困难多、问题多、矛盾多的地方去,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让群众有理有处讲、有苦有处诉、尽心竭力找准影响群众情绪的突出遗留问题。然后对这些遗留民生问题进行筹划安排,有步骤有分工地依法予以解决,特别是对那些时间久拖、过程复杂、涉及历年政策的突出遗留问题,更要化大力气,用改革的魄力和方式去妥善解决,促进社会稳定。 三是统筹兼顾解决那些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历史遗留问题。如农村失地农民和城镇拆迁居民的经济补偿问题、转退军人的妥善安置问题、环境污染造成群众利益损失问题、部分改制企业职工的补偿费用拖欠问题、部分集体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障问题、部分企业早期退休人员的社保和医保问题、以及法院对一些案件判决不公、执行不力等涉及群众根本利益的遗留问题等。以此维护民权,温暖民心,化解民怨,凝聚群众应对金融危机的强大合力。 三、改善现实民生与解决长远民生的关系 改善现实民生与解决长远民生的关系,是“打好攻坚战”和“打好持久战”的关系。只顾眼前忽视长远,民生改善就会成为应付一时的差事;只讲长远忽视现实,民生改善其实就是一句空话。只有把立足当前改善和着眼长期坚持高度统一起来,才能真正把握民生工程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实现民生建设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一是立足当前,注重改善现实民生问题。坚持从实际出发,突出解决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困难和问题,把民生工程既定的任务抓紧、抓细、抓实,打好攻坚战,为保障金融危机冲击下国家经济的稳定较快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持续提高奠定坚实的动力基础。 二是考虑长远,着眼长期发展。应制定民生长远发展目标,把对民生工程财政投入由临时性、分散性、短期性安排转为系统性、规范性、长期性安排,坚持地方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法定“民生预算”制度,为民生长远发展目标提供必须的物质保障。 三是持续不断地改善民生。始终满腔热情地不断抓、坚持抓、长期抓,打好持久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和追求,不断提高改善民生的质量,不断让人民群众分享发展成果。 同时,还要理清改善治标民生和改善治本民生、改善民生利益与改善民主诉求、改善实际问题与提高民众素质、改善民生问题与加强思想教育、改善民生问题与严格依法办事等关系。(作者系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副研究员) |